陽江日報(記者/鄧賢志)隨著南海伏季休漁期結束,漁船出海開捕,大量新鮮的海產品湧入市場。8月22日,記者走訪市區部分肉菜市場了解到,這幾天,鮮活海產品降價明顯,平均降幅四成左右。
當天下午4時,記者來到銀灣肉菜市場,只見海鮮區人聲鼎沸,鯧魚、帶魚、黃魚、蝦、蟹等各種鮮活海產品擺滿各個攤檔,檔主們忙著過秤、宰魚、收款……一片購銷兩旺的景象。「開漁後隨著出海漁船逐漸增多,各種海產品漸漸豐富起來,幾乎沒有你吃不到的海鮮。」一名檔主對記者說。
記者從多個攤檔了解到,海鮮供應量增加,零售價格也相應下降,像個頭大的海蝦從每公斤200元降到110元,九肚魚從每公斤60元降到30元,個頭大的鮮魷魚從每公斤90元降到70元,黃皮頭從每公斤140元降到80元,沙鑽魚從每公斤60元降到40元,平均降幅四成左右。海鮮價格下降,各個檔口的海鮮銷量也隨之增加。「休漁期間每天上午11點左右,海鮮區基本就很少人光顧了,現在隨著價格的普降,下午6點後還有不少顧客。」其中一名女檔主說。
市民羅女士說,休漁期間,市場上主要是冷凍或養殖的海鮮,口感跟現在剛捕上岸的野生海鮮不能比,而且價格又貴,根本不敢放開吃,每周購買海鮮的次數也有所減少。開漁後的海鮮新鮮又便宜,她每天下午都會來市場逛一下,看看有什麼新鮮漁貨。「等了這麼長時間,終於又能吃上新鮮海產品了。」
記者隨後走訪了東源、永新等肉菜市場,發現情況基本相同。不少檔主表示,一般開漁三四天就有小船陸續回來,海鮮的供應量逐漸上升,大概半個月後,大型漁船陸續返航,預計接下來一段時間海鮮的價格會進一步下降,如果無颱風等惡劣天氣影響,接下來的一個月海鮮最具性價比。
圖:銀灣肉菜市場海鮮區呈現購銷兩旺的景象。鄧賢志 攝
來源:陽江日報(記者/鄧賢志)
圖片:鄧賢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