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向山區貧困孩子的「一米陽光」
——貴州麻陽河志願者協會探索社會化扶貧新模式
近日,筆者專程走訪了貴州省麻陽河志願者協會。到訪時,該協會舉辦的為期5天的第六屆夏令營活動剛剛結束。從參加活動的志願者和困難學生的反響看,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化扶貧效果。
麻陽河志願者協會組建於2007年,是一個由農民、鄉村教師、企業職員和個體工商戶組成的民間愛心團隊。2012年,協會在沿河自治縣民政部門備案審批後掛牌成立,2013年7月成立了黨支部,目前黨員8人。主要從事幫助鰥寡老人和孤兒、單親、殘疾家庭貧困學生完成學業,走出貧困、走出大山等慈善活動,目前來自各地、各行業的會員有32人,為貧困山區學生共募集資金80餘萬元,受資助學生350餘名。
多年來,貴州麻陽河志願者協會及會員們不計回報的奉獻與付出,愛灑黃土的情懷和感動,早已銘刻進了烏江兩岸的山山水水。
夏令營讓貧困孩子快樂成長
「參加我們夏令營活動的孩子大多數是農村困難家庭,他們比較封閉,性格內向,通過參加活動,讓他們樹立信心,尋找快樂,拓寬視野,從而激發他們的潛力和智慧。」麻陽河志願者協會會員黎鵬說。
夏令營活動是麻陽河志願者協會每年必須舉辦的項目,從2013年起,已經舉辦了六屆,活動目的是幫助貧困學生和留守兒童開闊視野,讓貧困孩子走出因家庭貧困而產生的自卑和封閉心理,增強和培養孩子的集體主義意識和感恩情懷,讓孩子在快樂和幸福中健康成長。
「我能參加協會組織的夏令營活動,感到特別高興。在活動中不僅讓我認識了許多新朋友,更讓我找到了快樂。」胡敏說。
胡敏是麻陽河志願者協會資助的學生。談到胡敏,協會成員們對她的家境了如指掌。
胡敏的父親50多歲才結婚,母親是弱智,生活不能自理。按理說老來得子更為珍貴,但由於家境貧寒,胡敏還在小學時,父親就要求她退學,身邊的親戚也要求她找個人家嫁了,減輕家庭負擔。
就在胡敏陷入困境時,麻陽河志願者協會得知此事,決定送她去讀書,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吃的、穿的、住的以及學雜費全部由協會提供。今年胡敏考進了大學,協會還向銀行擔保,幫助她申請到了助學貸款。
據黎鵬介紹,胡敏特別懂事,性格樂觀,喜歡幫助別人,整個夏令營活動她都是小組組長。「參加這種活動非常有意義,營員從陌生到認識、到協作完成小組任務,在體驗中面對困難,在困難中解決問題,對我們是一種難得的鍛鍊。」胡敏說。
「不想讓孩子們因貧困而上不起學」
「我也是出生在困難家庭,當年我也有夢想,但沒能實現。現在我會盡我所能的去幫助那些困難的孩子,因為我不想讓孩子們因貧困而上不起學。」既是麻陽河志願者協會會長,又是黃土鎮竹園村支部書記的毛金波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黃土鎮雙龍村夏春雪是協會資助的第一個學生,如今已大學畢業,在上海一家公司上班。談到夏春雪,協會成員們都對她印象很深刻。2007年,夏春雪在黃土鎮讀初中二年級時,父親患上癌症,醫治無效去世,母親因病需長期服藥,整個家庭陷入貧困中,兄妹三人徘徊在輟學邊緣。
毛金波知道後,到夏春雪家了解情況後,決定由協會每年出資1200元供她繼續上學,直至職校畢業。
今年,回來參加了麻陽河志願者協會第六屆夏令營活動的馮曉雪,也是協會的資助對象,她是該縣客田鎮後山村人,如今已經大學畢業,而且加入了協會會員。
馮曉雪從12歲開始隨爺爺奶奶生活,當年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平時靠在當地做零工維持生計。一次奶奶生病後,爺爺便將自己種植的山煙,背到離村子20多公里的市場上賣,給奶奶買一些藥回家。
奶奶知道後很不高興地責怪爺爺:「我的病又不嚴重,你花錢買這些藥幹什麼,孩子讀書要用錢啊。」聽到奶奶的話後,馮曉雪因心疼爺爺奶奶準備輟學,外出打工掙錢撐起這個家。這件事傳到麻陽河志願者協會後,協會派專人到馮曉雪家了解情況,決定資助她完成學業。
在活動現場,馮曉雪告訴筆者:「沒有麻陽河志願者協會的幫助,我就上不了大學。」
探索社會化扶貧新模式
「我們會讓愛在這片黃土地上傳遞下去,把溫暖帶給最需要的人。」面對當前的脫貧攻堅工作,毛金波堅定地說道。
自麻陽河志願者協會成立以來,協會為困境家庭學生和留守兒童建立了流動圖書室,協會會員騎著摩托車將圖書在大山、在學生間傳遞閱讀,讓山區里的困境家庭學生和留守兒童學習新知識,同時還要求孩子寫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每月進行評選,獲優者每本書有優先閱讀機會,以此激勵他們努力學習。
協會會員按家庭距離就近幫扶困難學生和留守兒童,每位會員要負責所幫扶學生的心理疏導,激勵他們增強信心,引導他們努力學習。
「困境家庭學生和留守兒童大多缺乏自信心、思想閉塞,主要原因是長期缺乏監管、缺少關愛、缺乏鼓勵、缺乏引導而致,在成長過程中很少得到父母的呵護。」該縣第二高級中學教師、麻陽河志願者協會會員李應河說。
李應河介紹,在協會每月組織舉行的家訪活動中,通過會員與學生進行交流,開展人格培養、思想教育、心理輔導以及引導他們對成長進行規劃,開展互動勵志小遊戲等活動,讓孩子們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成長成才並造福社會,這是成立協會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們會員的價值所在,更切合今天的脫貧攻堅要求。
「麻陽河志願者協會是向貧困發起總攻、建設全面小康、構建社會和諧背景下農民的自覺行動,探索開創了我鎮社會化扶貧的新模式,正在為全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出積極貢獻。」鎮黨委書記王文學說。
據了解,目前該鎮依託麻陽河自願者協會、圓夢公益等社會團體,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事業,重點開展了捐資助學活動,幫助大量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銅仁組工」微信號:trswzzb
審核:黃欣 編輯:覃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