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新增兩處「國保」單位 玉川公祠和榮縣軍政府舊址上榜

2019-10-11     痛快旅遊

10月10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下簡稱「國保」)核定情況公布。第八批國保共達762處,四川有32處文物保護單位入選,其中自貢有兩處文物保護單位入選。截至目前,自貢國保單位共12處5個點。

玉川公祠

玉川公祠是自流井王三畏堂的祠堂,亦為鹽商府邸的典型代表,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至同治二年(1862)間,自貢地區鹽場首富、王三畏堂發家人、總理王朗雲,在祖遺地板倉壩修建宗祠——玉川公祠(為紀念其祖父王玉川而定名)。後來,王朗雲的繼任者王惠堂,又修建了承德堂。

玉川公祠位於自貢市高新區板倉社區板倉壩,占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整體建築包括玉川公祠和承德堂兩座院落,四合院布局,由門廳、二門、正殿、左右廂房、後院、柴房、花廳、偏房等組成。東西長約110米,南北寬約45米,共有大小房屋60餘間,天井48個。由於年久失修,玉川公祠整體建築局部有所損毀,但基本保持了清代祠堂建築原有風貌。

榮縣軍政府舊址

榮縣軍政府舊址位於自貢市榮縣縣城榮州廣場(現為首義廣場)南側,原為四川省榮縣清代縣衙駐地,清代晚期風格。辛亥革命成功後,這裡成為中華民國的縣衙所在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裡又成為榮縣政府辦公地。整個建築群坐北朝南,由正堂與兩側廂房組成,呈三合院格局。占地面積907.9平方米。

1911年(宣統三年)5月以後,正當民主革命風聲激盪,清王朝統治搖搖欲墜的時刻,湖南、湖北、廣東、四川發生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其中以四川的運動最為壯闊,它促進了武昌起義的爆發,加速了清王朝的覆滅。在武裝鬥爭中,9月25日,同盟會員吳永珊(玉章)、王天傑宣布榮縣獨立,建立了同盟會領導的第一個縣政權。榮縣軍政府是全國第一個脫離清政府統治建立的縣級資產階級革命政權,比武昌起義建立湖北軍政府早半個月,榮縣獨立「首義實先天下」,在辛亥革命中具有重要意義,享有重要歷史地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mhguG0BMH2_cNUgAb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