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27日電(周靖傑)4月26日,「疫情之下:直播塑造的數字經濟新業態」論壇,國內首份《推動經濟新業態成為新常態——抖音直播助力經濟復甦白皮書》發布會舉行。在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員李廣干,從感想、認識和未來設想三個方面,表達了對於直播經濟的看法。他認為,直播經濟未來將會變得更加專業,分工會更細緻。
圖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員李廣干
李廣乾首先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定歷史背景下,對推動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起到了促進作用。「地方政府、企業、明星紛紛參與,給經濟營造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李廣干說。
李廣干舉例稱,「經濟學本身對於直播經濟的理論分析,也可以有一套理論框架。經濟學給平台經濟賦予一個新的理論分析框架,叫雙邊網絡外部性,而直播經濟不僅是雙邊網絡外部性,更可以稱之為多邊網絡外部性,因為它是多層平台的累加。而平台和平台之間的融合,如何將平台跟平台疊加形成新的平台框架是直播經濟下一步需要考慮的。」
關於未來的發展方向,李廣干稱,「直播經濟勢必會帶來更強的專業性,分工會更細緻。以前平台經濟是同類型的競爭,贏者通吃。然而,在當前的直播經濟下,細分用戶會有不同需求,新變化、新現象的出現可能會打破傳統平台經濟下的壟斷。」
關於直播帶貨過程中出現的法律問題,李廣干認為,在帶貨過程中,倘若遇到特殊產品,平台、主播責任如何區分,企業、產品責任怎樣界定,這是直播帶貨業態、直播經濟下一步需要深度思考的;直播帶貨行業涉及的《廣告法》如何完善、修改,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疫情之下,抖音直播不僅與人們的日常社交、信息獲取發生著密切聯繫,與企業生產經營之間的聯繫也大大增強。《推動經濟新業態成為新常態——抖音直播助力經濟復甦白皮書》,由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網絡經濟與知識管理研究中心的學者與抖音的實操者,聯合組成研究和調研團隊,分析涉及教育、農業、零售、旅遊、地產、汽車等行業近百個抖音直播經濟活動案例,梳理直播重塑疫後 4 大生產經營場景,總結直播服務經濟活動 5 大要素,提出傳統產業可借鑑 4 大「直播+」商業模式,闡釋直播帶貨不僅是救急工具,也是「直播經濟」全面發展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