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周恩來同志120周年誕辰時指出,「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周恩來同志半個多世紀奮鬥的人生歷程是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歷史的一個生動縮影。」
誕生於中國江蘇的世界偉人周恩來,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巨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是我們永遠愛戴景仰和學習的傑出楷模。
周恩來總理身上展現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征程中,擔負著培育時代新人重任的教育工作者,要用心用情學習傳承恩來精神,涵育「四氣」,做「四有」好老師,堅守立德樹人初心,踐行教育報國使命。
學習恩來精神涵養志氣
人生志氣立,所貴功業昌。志氣集中體現出理想信念,一個人的人品、學問,俱成於志氣。一個人有無成就,決定於他青年時期是不是有志氣,決定於他在本職崗位上能否做到志存高遠。
教育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教師肩負著人民和時代的重託,關係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教師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職業,也是最偉大的職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周恩來同志是不忘初心、堅守信仰的傑出楷模。周恩來總理12歲時就懷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高遠志向,青年時確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周恩來總理一生「不忘初心、堅守信仰;勇於擔當、鞠躬盡瘁」,做到了他書信中所寫道的「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
作為培養未來師資的高等院校,要堅持把學習傳承周恩來「不忘初心、堅守信仰」「勇於擔當、鞠躬盡瘁」精神,涵育學生志氣作為貫穿學生培養全過程的必修課,引導涵育學生立教育報國之志,成為「為中華之崛起教書育人」的有志之師。
作為一名教師或准教師,要學習恩來精神涵養志氣,確立和堅定教育報國的理想信念,立志擔當「為民族復興,育時代新人」責任使命,把教育工作作為終身奉獻的事業,把立德樹人作為終身信仰和追求。
學習恩來精神涵養正氣
「吾善養浩然之正氣」,正氣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是中國人為人處世最重要的道德情操,為人類文明傳承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周恩來同志「是對黨忠誠、維護大局的傑出楷模」「是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的傑出楷模」。周恩來總理身居高位,但從不搞特殊化,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操守和優良作風,始終對黨絕對忠誠,把維護和鞏固黨內團結、維護和鞏固黨的政治大局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周恩來總理畢生「對黨忠誠、維護大局;嚴於律己、清正廉潔」,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中國共產黨人優秀品德的集中寫照,體現出「浩然之正氣」的實質就是要有大局至上的政治境界,奉獻至上的思想境界,事業至上的工作境界,精神至上的生活境界。
高尚師德是社會文明進步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作為培養未來師資的高等院校,要堅持把學習傳承周恩來「對黨忠誠、維護大局」「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精神,涵育學生正氣作為貫穿學生培養全過程的必修課,引導涵育學生良善道德品質,立高尚師德,成為「為中華之崛起教書育人」的有德之師。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作為一名教師或准教師,要自覺學習恩來精神涵養正氣,從選擇做教師的第一天起就要樹立正氣、保養正氣,保持陽光心態和昂揚氣概,涵養厚德載物、光明磊落、正氣凜然的道德情操和教育情懷。
學習恩來精神涵養才氣
今天我們正處在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時代,未來社會的競爭,是創造力、想像力的競爭,是智慧和體驗的競爭,是領導力、擔當力、責任的競爭,是獨立思考的競爭。
未來是智慧驅動,是體驗驅動,以創造為中心;過去追求的是標準化、規模化,未來講究的是個性化、特色化。每一個學校都需要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每一個教師都需要終身學習持續積累,才能克服知識不足帶來的「本領恐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周恩來同志是自我革命、永遠奮鬥的傑出楷模」。周恩來總理為自己立下的座右銘是「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周恩來總理一直堅持認為「領導威信不是從掩飾錯誤中而是從改正錯誤中提高起來的;不是從自吹自擂中而是從埋頭苦幹中培養起來的。」
作為培養未來師資的高等院校,要堅持把學習傳承周恩來「自我革命、永遠奮鬥」精神,涵育學生才氣作為貫穿學生培養全過程的必修課,引導涵育學生豐富學識才幹,築專業根基,成為「為中華之崛起教書育人」的有才之師。
作為一名教師或准教師,要自覺學習恩來精神涵養才氣,珍惜光陰、堅持學習,積累紮實學識,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跟上「學為人師」的教育變革時代要求。
學習恩來精神涵養仁氣
師者仁心,仁者愛人。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機器只有晶片,而人類有偉大的心和愛。面對未來的孩子,除了智商、情商以外,我們更需要培養愛商。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不會被機器所取代,才不會在變革中被淘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周恩來同志是熱愛人民、勤政為民的傑出楷模」。周恩來總理一生始終懷著一顆愛民為民的赤誠之心,「俯首甘為孺子牛」,「甘為人民公僕,甘做人民勤務員」。
周恩來總理告誡我們「下山不忘山,進城不忘鄉」,「我們是從人民中來的,我們過去的勝利都是在人民的支援下取得的,不能忘本」,要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心繫人民,對人民群眾保持高度熱愛,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
作為培養未來師資的高等院校,要堅持把學習傳承周恩來「熱愛人民、勤政為民」精神,涵育學生仁氣作為貫穿學生培養全過程的必修課,引導涵育學生真摯愛心,懷仁愛之心,成為「為中華之崛起教書育人」的有愛之師。「愛滿天下,知行合一。」
作為一名教師或准教師,要自覺學習恩來精神涵養仁氣,學會懷有一顆仁愛之心、樂學善教,努力成長為充滿愛心的好老師。
摘編自《群眾》2019年第21期,原標題為《學恩來精神 育「四氣」良師》
作者:王仁雷(作者系江蘇第二師範學院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段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