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梅姨」新畫像在朋友圈刷屏。可沒過多久,「尋找梅姨」卻陷入羅生門。有關部門稱畫像非官方發布,提醒大家不信謠不傳謠;隨後,媒體卻又證實,新畫像出自「畫像神探」林宇輝之手,系應警方之邀根據新線索所畫。
日前,廣東警方回應表示,「梅姨」的身份與長相均暫未查實。
圖據網絡
主偵「張維平拐賣兒童系列案」的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分局主辦民警表示,今年3月,廣州增城有關部門派員陪同曾替被拐兒童畫像的外省退休警務人員找該男子對「梅姨」畫像。但經張維平辨認,第二張畫像與「梅姨」相似度不足50%,且與第一張畫像差異較大。
由於「梅姨」參與該系列案的線索屬於張維平指認,公安機關仍在進一步核查中。
隨著網絡對「梅姨」存在真實性討論的發酵,該案中被拐兒童申聰的父親申軍良的心情也變得複雜起來。
申軍良張貼尋子告示 來源:中新網
申軍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疑惑的是,廣州警方近來表示「梅姨」身份和信息有待核實,但此前又的確發布過尋找「梅姨」的畫像。對此,申軍良提出:「希望警方能儘快重新公布一張『梅姨』可信度更高的畫像,以便打聽其下落。」
而對於未來尋子的方向,申軍良表示,自己肯定會堅持找兒子,並主要集中在孩子此前可能被販賣到的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一帶。
釋疑!此前「梅姨」三張畫像分別從何而來?
第一版素描畫像為官方發布,由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分局於2017年發布;
記者查詢發現, 2017年6月,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分局公布「梅姨」的模擬畫像,向社會徵集線索。該通報稱,綽號「梅姨」的女子涉多起拐賣案件,真實姓名不詳,當年約65歲左右,身高1.5米,講粵語,會講客家話,曾長期在增城、韶關新豐地區活動。
公告中還貼出了一張「梅姨」的模擬畫像,畫像中的中年女子為齊耳短髮,臉型消瘦。
上圖中的原畫像,即為官方發布的第一張「梅姨」畫像
第二版素描畫像出自「神筆警探」林宇輝之手;
據林宇輝回憶,2019年3月初,他收到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分局的邀請,與助理共同前往增城當地某村,準備為「梅姨」畫像。同時到達的,還有申軍良。
現場,警方請來曾與疑似「梅姨」同居過的63歲老漢和老漢的女兒,而林宇輝就是根據老漢所描述的「梅姨」體貌特徵,耗時4個多小時完成的。而「梅姨」形象的還原度,林宇輝稱:「老漢覺得相似度非常高了,才算完成了畫像。」
第三版彩色畫像為第二版畫像的電腦合成版。
畫像警官林宇輝表示,網傳的彩色「梅姨」畫像是一個做電腦畫像的志願者看到梅姨的畫像之後,覺得做成電腦畫像對識別更有用,因為電腦比較真實,手畫的總是在面部線條等地方不太好辨認,在灰色素描畫像的基礎上進行繪色而成,兩張面部特徵差別不大。
第二版和第三版「梅姨」畫像
@浩:
所以「梅姨」應該是有這麼個人的存在吧?
@邵美玲:
沒有人臉識別系統嗎?戶籍身份證照片各種比對,急死人!這種人抓到遊街,執行死刑都不解恨。
合成彩色畫像又從何處流出?
官方發布的第二張畫像的繪製者林宇輝對記者透露,最初考慮到彩色圖像更加直觀,也更容易辨別,他將這張彩色圖像傳給了苦苦尋子的申軍良。
「這張照片是林警官發給我的,我在抖音和快手都發布了。」申軍良告訴記者,11月9日中午,他收到林宇輝發過來的合成彩色畫像,和此前的畫像基本相同,但合成之後的照片看上去更有辨識度。隨後,申軍良在個人社交平台(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進行傳播。
申軍良在朋友圈表示,相信「梅姨」的存在
記者查詢發現,這則信息是11月17日下午17:30,由新浪微博「CCSER兒童失蹤預警平台」首先發布,該平台微博認證為: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兒童安全科技基金兒童失蹤預警平台項目,記者查詢該平台信息顯示為,CCSER中國兒童失蹤預警平台由北京安盟公益發展中心全權運營。北京安盟公益發展中心成立於2016年8月17日,是一家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記註冊的公益性社會組織。
該平台發布的「梅姨」照片是否真實?11月18日上午11點,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官方微博進行闢謠,網絡上流傳的廣東增城被拐9名兒童案件嫌疑人「梅姨」的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布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長像如何,暫無其他證據印證。
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微博截圖
@七姐兒:
不以訛傳訛,但是也不要放過任何一個人販子,這張梅姨畫像在朋友圈幾乎都在轉,可見每個人對人販子的痛恨!
@申軍良:
昨天看到新聞特別激動。警方闢謠之後,有一點失落。但對於找到兒子申聰和警方抓到梅姨這兩件事,一直懷有信心。我覺得現在的技術越來越高端,離破案的那一天不遠了。
9名兒童被拐案件是否屬實?
2018年12月28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判一宗拐賣兒童案,判處主犯張維平、周容平死刑。
經查,這個犯罪團伙犯下了9起拐賣兒童罪行。他們犯罪的手段,除了主動靠近家屬獲取信任後,伺機進行誘騙外,甚至還將租房鄰居的小孩強行搶走。
據張維平等供述,這幾個孩子都是「梅姨」牽線找到買家。在「梅姨」都有牽涉的這9宗誘拐案中,只有一名孩子被賣到了惠州市惠東縣,其餘的8個男孩都被賣到了紫金縣。
@陳公子:
希望大家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按圖索驥,早日將「梅姨」捉拿歸案,繩之以法!
@美玲:
涉及9起拐賣兒童案件,至今仍未落網,可能還有更多的孩子受害…這麼一張照片在朋友圈里瘋傳,一點都不意外!
這麼多年,涉嫌犯下重罪的「梅姨」為何至今還未抓獲?
11月13日,廣州警方通報,「張維平拐賣兒童系列案」有了新進展,兩名被拐兒童被找回,並組織了家屬認親。
警方表示,此類案件因作案隨意性較強、痕跡物證少,且在當年條件下缺乏視頻監控等技術,破案解救難度較大。
此外,廣東警方鄭重表示將繼續積極尋找其餘7名兒童下落,嚴厲打擊拐賣犯罪。
「梅姨」畫像刷屏,
到底「刷」出了什麼?
@長安觀察:
人販子千夫所指,無論被拐孩子家長,還是社會大眾,對其都切齒痛恨。這也是為什麼,「梅姨新畫像」一經發布,便引發全民追兇。「不做兒童侵害的冷漠者,防拐的路上永不停歇」,滿懷正義感的人們相信,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人販子必將無處遁逃。可是,來回反轉的信息,不免會讓大家一頭霧水。「新畫像」到底從何而來?新舊「梅姨」到底哪個更接近真人?如此等等,相關方面都應該主動、及時打破信息壁壘,在合理範圍內儘可能給出一個更權威、更明確的答覆。
@新京報:
不管是關於兒童拐賣的謠言,還是這樣一位只活在犯罪嫌疑人口供和畫像中的「梅姨」,都折射出公眾對兒童拐賣案件的敏感。「梅姨」猶如一個「城市傳說」,時刻提醒大眾要提高防拐意識。
對人倫悲劇的共情,是這次大家轉發「梅姨」照片背後的動機。儘管這是一個烏龍,但大家對兒童拐賣的痛恨,應該得到理解,而這也遠遠談不上主動「傳謠」。
這一切努力都表明:只要有一個兒童被拐賣,留給家長和社會的就是無法抹平的心理創傷。所以,加大對兒童拐賣的打擊力度,在任何時候都不該放鬆。
@人民日報客戶端 秦川:
值得深思的是,「梅姨」畫像刷屏,讓人看到了全社會恨拐、反拐的價值共識。而實現「天下無拐」,除了全社會凝心聚力,更需在制度上強化打拐手段。
從不斷運用高科技手段,到強化相關采血比對工作,確保實現「應采盡采」;從布建群防群治網絡,到完善法律法規,劍指買方市場……隨著技術越來越升級、機制越來越創新、法規越來越健全,切實築起嚴絲合縫的兒童守護線,人販子將難以得逞。
天羅地網已布下,「梅姨」們該惶惶不可終日吧。期待被拐兒童早日回家,更期待拐賣產業鏈被徹底斬斷,「天下無拐」!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責任編輯:王迪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