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能代表秋天的水果,自然是少不了紅彤彤的柿子。
尤其今年《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實力帶火了西安臨潼的火晶柿子,讓柿子的風頭又勁了一把。
薄薄的皮,兜滿了軟滑的溏心果肉,入口綿密即化…光是在鍵盤上敲出這些字,我已經口舌生津了。
說起來,我小時候並不特別愛吃新鮮柿子,反倒是外婆用柿子和糯米粉一起,烙成的柿餅,是童年記憶里不可多得的美味。
被小火煎的外皮薄脆的柿餅,入口Q彈軟糯,帶著柿子的清香,還沾了一層芝麻的油脂香,每一口都吃得特別滿足。
新鮮柿子吊干後曬成的柿餅,我也喜歡。
內里保留了柿餅的一部分蜜甜,外層又多了點嚼勁,口感要比直接吃柿子,層次更豐富了許多。
這次,玩心大發的菜菜,又解鎖了柿子的新花樣,把柿子做成了柿子!
哈哈,是不是跟柿子一模一樣?
其實,它的真身是柿子大福,用白豆沙包裹著新鮮的柿子,再裹上了一層糯米冰皮。
只不過,我把大福的冰皮調成了柿子的顏色,乍眼看下去,可不就是柿子本柿嗎~
雖然看著像是一枚普通的柿子,但吃起來卻要精彩得多!
一口咬下去,會先感受到像麻薯一樣Q彈柔軟的表皮,再來就是會爆汁的柿子,果肉綿糯又香甜。
中間那層包裹著柿子的芸豆沙餡,則起到了整體的平衡作用,吃起來甜而不膩,一口接一口。
想想覺得有趣,早幾年流行分子料理,利用技術把一種食材做成另一種食物的樣子。
但今天菜菜卻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一眼讓你看出,我做的是什麼,吃起來卻又有驚喜。
柿子大福不難做,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挑選薄皮的小柿子,吃起來才不會有麻口的澀味。
你們可以直接用火晶柿子,或是選用更加小巧可愛的陝西小吊柿,這樣做出來的大福比較mini,可以一口吃下一整個。
當然,大福里的水果也可以隨個人喜好替換。
最好是柔軟或汁水充盈的新鮮水果,比如陽光葡萄、橙子、奇異果等等,會收穫不一樣的味蕾體驗。
和果子中常見的水果大福
快來接「福」吧~
- 柿子大福 -
[ 食材 ]
柿子8個 糯米粉120g 玉米澱粉24g 玉米油32g
糖粉40g 清水140g 白豆沙240g
橙色食用色素1滴/南瓜粉10g
[ 食譜 ]
1.手粉:取20g糯米粉放入平底鍋中,開小火炒至糯米粉微微泛黃,即表示熟透,倒出備用
2.把糯米粉、玉米澱粉、糖粉全部倒入一個大碗中, 加入玉米油、清水,混合均勻
不同品牌的糯米粉吸水性都不一樣,一開始可先加入100g清水攪勻,看看麵糊狀態,再慢慢加水調整;
麵糊提起滴落,若紋路消失得較快,則為最佳狀態
3.加入少許橙色色素調色
加色素能讓成品顏色更好看,也可用10g南瓜粉代替,同時將玉米澱粉的用量調整為14g
若不追求成品還原柿子的模樣,此步可省去
4.調好的麵糊蓋上一塊乾淨的無紡布,放入上汽的蒸鍋里大火蒸20分鐘左右
選用陶瓷碗來蒸麵糰,受熱會更加均勻,而蓋上一塊無紡布可以防止麵糰「倒汗水」
用筷子戳開麵糰中間,沒有白色麵糊即熟透
若蒸20分鐘後還有白色麵糊,可再蒸5分鐘
5.麵糰蒸熟後取出,用保鮮膜包著防止麵糰乾燥,放一旁晾涼後,分成40g的小麵糰,蓋上保鮮膜備用
6.柿子用濕布擦乾淨,再輕輕摘下蒂,保留備用
7.揉面板上撒上少許手粉防粘,取一小麵糰撒少許手粉在表面,用擀麵杖輕輕將麵糰擀開
一邊擀壓,一邊轉動麵皮,擀至直徑250px左右即可,手法類似擀餃子皮
我用的小吊柿重約50g-60g,若買的柿子比較大,需適當增加麵皮的重量,擀開的麵皮也寬一些,才能包裹住柿子
擀好的麵皮可先放在撒了手粉的盤子上,用保鮮膜包好,防止乾燥
8.取30g白豆沙,用手壓薄攤平後放在手心上
菜菜小tips:用手壓豆沙容易厚薄不均,可以在保鮮膜上放上白豆沙泥,再鋪上一張保鮮膜,用手將豆沙輕輕壓扁後再用擀麵杖擀薄
將柿子頭朝下,尾朝上包上白豆沙,稍稍搓圓
取一擀好的麵皮,掃去多餘的手粉,將裹著豆沙的柿子頭朝下,尾朝上包起來
注意收口時要捏緊尾部,掐掉多餘的麵皮,在收口處蘸上少許手粉防粘,朝下放置在碟子上
9.最後放上柿子蒂,撒上少許手粉裝飾,柿子大福就做好了!
全身上下散發出萌萌噠氣息,用來發朋友圈或送禮什麼的,最合適不過了。
香甜的柿子果肉包裹著一層棉滑的豆沙,外層是香糯的冰皮,這一口,吃出了夏秋兩季的味道。
做這份柿子大福時,想到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下廚的精彩大概就在於此,無論表象如何,最終都是要通過味道的檢驗才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