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豆腐又叫南豆腐色澤白,非常嫩。豆腐是用石膏作為凝固劑的。其特點是硬度、彈性、韌性較弱,而含水量較多,切面細滑。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正宗的石膏豆腐做法。 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和其他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
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
取上等黃豆,清水淘洗去除塵土、砂石等雜質;在大豆中加入清水(井水、泉水最好),水面超過大豆一指長或更高為準,熱天浸泡5個小時左右(冬季約為十六小時),此時大豆吸水後變得脹大,呈現嫩黃色。
浸泡好的大豆放入石磨中(現大多數為電磨打),並連續加入清水研磨,成糊狀。
磨後的豆糊放入鍋中煮沸,此時要注意鍋底要不斷攪拌
用細小孔紗布將煮好的豆漿過濾,去除其中的豆渣;
在豆漿中加入石膏做好的滷水並不停攪拌,至豆腐凝固,放置約15分鐘
將豆腐腦倒於模具中,並擠壓出其中的水分,放置15分鐘;
去掉模具,豆腐即做好可以食用了。
相傳豆腐是前164年,由中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所發明。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藥煉丹的時候,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