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這樣一篇文章,稱小便不暢,尤其是夜間小便不暢可能與肺癌有關係。
【圖為網上截圖】
從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出,小細胞肺癌會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從而導致小便不暢、尿少等症狀,是小細胞肺癌的預警信號。那麼,這種說法是否科學呢?小編採訪了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黃可醫生。
首先,大家要弄明白什麼是抗利尿激素。
黃可醫生介紹,抗利尿激素(又稱血管升壓素)是由下丘腦的視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經細胞分泌的9肽激素,經下丘腦—垂體束到達神經垂體後葉後,釋放出來。
說的通俗點,抗利尿激素主要作用是促進水的吸收,是尿液濃縮和稀釋的關鍵性調節激素。
小細胞肺癌和抗利尿激素有關係嗎?
「由於腫瘤細胞會分泌激素類似物,因此小細胞肺癌會出現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的現象,但是這種情況只出現在一小部分小細胞肺癌患者身上。」黃可醫生這樣解釋。
一旦出現了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的情況,會出現尿少、小便不暢的情況嗎?
「小細胞肺癌出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一般不會出現尿量減少的情況,而且臨床症狀不太明顯,主要是靠化驗檢查。」黃可醫生介紹,小細胞肺癌出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主要出現的是稀釋性低鈉血症。
稀釋性低鈉血症俗稱「水中毒」,原因是機體所攝入水總量大大超過了排出水量,水分在體內瀦留,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臨床稱為稀釋性低鈉血症。鈉離子是維持細胞電活動的重要離子,低鈉血症的患者可能出現肌肉無力、精神淡漠、神誌異常等,嚴重者會出現昏迷。
由此可見,關於「小細胞肺癌會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從而導致小便不暢、尿少等症狀,是小細胞肺癌的預警信號。」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小細胞肺癌的早期症狀表現到底是什麼呢?
小細胞肺癌早期往往沒有症狀,後期可由於腫瘤侵犯周圍組織導致咳嗽、咯血、呼吸困難等症狀,消瘦、體重下降等全身症狀,以及一小部分患者可能因為激素分泌異常導致的副腫瘤綜合徵(比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異常)。
因此,通過臨床症狀早期發現肺癌並不可靠,戒煙、老年人定期檢查胸部低劑量CT是應對肺癌的有效手段。
專家簡介
黃可,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