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鼠你」大年初五 │ 迎財神

2020-01-29     膳食計

濃濃

正月初五

大家一起接財神

第一時間把財神帶回家

正月初五迎財神

恭祝大家財源廣進

富貴滿堂

大年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因中國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於這一天承擔了太多人們的希望與憧憬,所以古代這一天的禁忌就特別多,比如在這一天必須吃餃子、不能用生米做飯、不准婦女串門等。

「破五」這一民俗時至今日,就演化成「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復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狀態。

民間習俗

No.1 祭財神

祭財神不僅是南方的傳統,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會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No.2 吃餃子

除了年夜飯要吃餃子,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吃餃子。有一種說法是,從初一到初五幾天之內禁忌較多,人們不可"輕舉妄動",一過初五,就基本上過了年禧,不再禁諱了,所以要吃餃子祝賀。

特別的是,在今天津及附近地區(例如滄州市),還有"包餃子,捏住小人嘴"的習俗,說是讓小人來年閉上嘴,少說壞話。有些地方餃子裡還要包上硬幣、蜜棗、紅糖等,寓意發財、好運早來、甜蜜和美。

No.3 掃房子

大年初五,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

No.4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送窮還有許多別稱,諸如「送五窮」「趕五窮」「送窮土」「送窮衣」。民俗認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夠聚財,否則就倒了「福氣」。然而,垃圾堆多了,畢竟影響衛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講究,叫「送窮」。

No.5 接路頭神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

No.6 放鞭炮

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人們要用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意思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尤其放「二踢腳」稱「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

大魚大肉吃膩了怎麼辦?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

一道濃香不油膩,噴香可口的佳肴

膳食食譜

庚子年 【鼠年】

冬瓜丸子湯

<材料>

豬肉餡255克,冬瓜500克,蚝油1茶匙,鹽適量,白鬍椒粉適量,香菜3棵,玉米澱粉1茶匙,蛋清20克,香油適量,料酒適量,醬油適量

<做法>

1、豬肉餡需要提前手工剁好,放在容器中,加上蔥薑末、醬油、鹽、味精、白鬍椒粉和香油,攪拌均勻,加入一個蛋清,再加上一茶匙的澱粉,攪拌均勻,然後用手抓起肉餡反覆摔打直至上勁;

2、冬瓜洗凈後,削去皮,切成比較厚點的大片,同時將香菜洗凈切成末

3、鍋中添上清水,放入冬瓜片,開始煮,煮至微微沸騰的時候,轉至最小火,保持水的微微沸騰;

4、將肉餡放在手中,微微握成拳,將肉餡從虎口處擠出,成丸子,用勺子舀出,下入鍋中;

5、依次做好所有的之後,轉至中火,待湯沸騰後,撇去浮沫,直到丸子全部浮起,加上鹽、味精和胡椒粉;

6、調好味後,關火盛出,撒上香菜末,即可開始享用。

圖片來源於攝圖網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I858G8B3uTiws8KQ0K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