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文章寫作範文:建設有溫度的百姓銀行

2019-08-14     湖北公考小助手

傳遞溫度,在擔當社會責任中提升溫度,在強化基層服務中彰顯溫度

農信系統承載著六十餘年的風雨滄桑,是離老百姓最近的金融機構之一,在改制轉型為農商銀行、建設現代金融企業的過程中,應當秉持長期積澱下來的好傳統和好作風,努力建設有溫度的百姓銀行。

在堅持黨建引領中傳遞溫度。農村金融是一項政治性很強的工作,農信系統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農民的重要金融紐帶。農信社改制為農商銀行後,必須實現黨的領導與法人治理的有機統一,真正把黨的政治優勢變為農信系統的改革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湖南農信系統堅持以黨建引領改革深化和發展轉型,把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貫穿到各項業務工作之中。

目前,湖南省各農商銀行都按照支部建在網點的原則布局基層組織體系,全面推行黨員責任崗、黨員示範崗、黨員先鋒崗的崗位承諾,形成關鍵崗位有黨員把關、關鍵任務有黨員擔當、關鍵時刻有黨員帶頭的良好局面,全面展現了1800多個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1.6萬多名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與此同時,湖南農信系統還通過黨委合作共建、支部協同共建、黨員互助共建等黨建共創活動,推動各農商銀行與地方黨組織構建工作聯合體和發展共同體,充分發揮鄉鎮(街道)金融組織員、行政村(社區)金融協理員、村組網格金融聯絡員的作用,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到千家萬戶,並讓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身邊的金融服務。

在擔當社會責任中提升溫度。農信社因農而生、因農而興、因農而強,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一直承擔著重要的政策職能。堅持立足並服務「三農」,既是農信社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和基本定位,也是農信社最可靠的生存基礎和最持久的發展動力。近年來,湖南省各農商銀行堅持自身定位不動搖,以服務鄉村振興、服務脫貧攻堅、服務小微企業為己任,下大力氣做透本土市場,自覺擔負起支農、支小、支微的責任,並把它體現到經常下農村、虛心學農業、真情愛農民的實際行動上。目前,全省農商銀行涉農貸款比例超過70%,小微企業貸款比例接近50%,扶貧小額信貸占全省90%以上,既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讚譽,也實現了自身業務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全系統與其它銀行差異化發展的特色和優勢,切實提升了農村金融服務的溫度。與此同時,各農商銀行還主動加強與地方黨委政府的溝通與協調,主動對接地方黨委政府的發展戰略和中心工作,自覺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之中,積極幫助地方黨委政府解決融資難、化解債務、優化金融生態等難題,形成責任共擔、利益共享、事業共贏的良好機制,努力創造經濟和金融共生共榮的生動局面。

在強化基層服務中彰顯溫度。老百姓對農信社感情深,農信社與老百姓關係親,老百姓與農信社幾十年風雨相隨、攜手同行。今天的農商銀行依然要保持這份深切的百姓情懷,轉變作風,沉下身子,發揚寶貴的「挎包精神」,做新時代的「背包銀行」,成為老百姓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最溫暖的依靠。湖南農信系統在全省集中開展「金融普惠」行動,通過深入訪、全面錄、綜合評、公開授、充分用五步要訣,推動全系統4萬多名員工對全省2.4萬個行政村走訪慰問全覆蓋,做到村村寨寨有人走、家家戶戶有人問,把金融服務送到田間地頭,並讓廣大老百姓及時掌握如何防範非法集資、電信詐騙、套路貸等金融知識,進一步夯實了農商銀行可持續發展的群眾基礎。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親身感受到農商銀行的溫度,也對農商銀行表達了更高的認可度和滿意度。與此同時,湖南農信系統還注重提高網點效能,優化網點布局,不斷向基層延伸機構和服務,向薄弱環節傾注金融資源,推動實施農村基礎金融服務「村村通」工程。目前,全省農商銀行經營網點超過4000個,其中80%以上分布在鄉鎮和社區,加上每個行政村的金融服務站,實現了物理網點全覆蓋,並輔導使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現代金融手段,持續優化農村地區金融服務,讓老百姓感受到農商銀行就是他們的良心銀行、放心銀行、貼心銀行。

想了解更多申論範圍,點接「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F8HkWwBvvf6VcSZel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