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的遊學之旅: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2019-10-01     文物考古聊歷史

上個月月初去了杭州的南宋官窯博物館,參觀時拍了許多圖,今天終於整理成文。歡迎加入我的博物館遊學打卡。

宋代官窯有幾個?

官窯,廣義的官窯指的是朝廷設立的瓷窯。宋、元、明、清都有設立。而狹義的官窯指的是宋代的【官窯】。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宋代有五大名窯,即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但宋代的【官窯】指的可不是一座窯址,而是3座。

  • 南宋官窯瓷瓶

宋朝分北宋與南宋,北宋時的都城是汴京(今河南開封),這裡有一座北宋時期的官窯,宋徽宗大觀、政和時期所造。南遷後的王朝被稱為南宋,都城是臨安,也就是現在的浙江杭州,這裡有兩處南宋官窯,即【修內司】和【郊壇下】。南宋官窯博物館下瞎的便是【郊壇下窯址】和【老虎洞窯址】(基本上被認定為是南宋的【修內司】)。

  • 杭州出土的帶有修內司銘文的瓷器

南宋官窯燒制的瓷器很多都是仿照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或玉器的器型。比較典型的有三足盤、奩式爐、鬲式爐、鼎式爐、簋式爐、貫耳壺等,都是典型的「官樣瓷」。

  • 南宋官窯瓷與《博物圖》器型對照

乾隆對宋官窯瓷的喜愛

而明、清時期有很多瓷器則是仿照宋官窯瓷,所以對於一些瓷器,也是很難辨別是宋瓷還是仿宋瓷。

  • 清仿宋官窯貫耳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現今的存世宋代官窯瓷很少,畢竟當時是專供皇室使用的,數量少是一定的。就連收藏達人乾隆也曾感嘆「唐時越器只余名,宋代官窯尚容見。然而一二已晨星,其間真偽況居半。」

宋官窯瓷更是深受乾隆喜愛,因此不意外的,這些瓷器被乾隆果斷的題了詩,有的還入了畫。

  • 【南宋官窯青瓷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上有乾隆題的詩

  • 郎世寧·金廷標《乾隆古裝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中這件瓷器就是有實物存在的,實物為【南宋官窯凹棱膽瓶】,現藏台北故宮。

如果是單看南宋官窯博物館裡的官窯瓷,你會有點懷疑宋皇室的審美,因為確實是不夠美。但其實收藏在各大博物館裡的宋官窯瓷是很美的。這可能是因為精品都已經進貢到宮裡了,出土的都是不合格品吧。

南宋官窯博物館裡的越窯瓷

雖然是南宋官窯博物館,但其實,進到南宋官窯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數量眾多的【越窯瓷】。

  • 北宋越窯刻花盞托

越窯在今浙江,因為這一帶屬於古越州,故名【越窯】。越窯屬於青瓷窯。最早的燒制年代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在三國、兩晉、南朝、唐朝、宋朝都有燒制。

  • 西晉越窯穀倉

  • 西晉越窯燭台

其中,唐代時是達到了巔峰。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陸羽曾在《茶經》里形容:「越瓷類玉,越瓷類冰。」陸龜蒙也讚美它:「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脆色來。」

  • 唐代越窯燈盞

  • 越窯「秘色瓷」瓷片

Tips:

南宋官窯博物館內常設的主題展覽有南宋官窯歷史文物陳列、南宋歷史文化陳列、中國陶瓷文化陳列(本文只選取了部分來寫)。我去的時候還有個小小的玉器展。

南宋官窯博物館不大,2-3個小時就能看完了,快的1個小時也是可以的。博物館是只有一個入口,館區內就是園林的設計,環形。所以,從第一張圖參觀,繞一圈之後就是出口了。(我去的時候,是轉了一圈又原路返回,然後到了出口才發現,其實就是一個出入口……)

位置:杭州復興路閘口烏龜山西麓。在【雷峰塔】附近,離【中國絲綢博物館】也很近。

文中圖片除特殊標註外,其餘皆是南宋官窯博物館拍攝

參考:

《歷代瓷器:鑑賞與收藏》陳士龍,深泓著

《宋瓷筆記》劉濤

《飲流齋說瓷》許之衡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館內說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Cs3lG0BMH2_cNUgudM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