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生提出萬項城市發展建議

2020-01-13     勞動午報

提升改造懷昌路昌平段存在的安全隱患;推出街頭演藝專用認證,通過「自願報名、政府篩選」方式規範街頭演藝項目,促進北京「夜經濟」;搭建網絡互助平台,實施獨居孤寡老人養老全覆蓋……1月12日,北京市第十一屆中小學生科學建議獎評選活動揭曉,16人提交的10個項目獲得科學建議獎,15人提交的10項獲得提名獎。

「懷昌路本是京密引水渠的河堤,是一條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的混行公路。伴隨城市發展,這條連接懷柔和昌平的公路不堪重負,安全隱患日漸顯露。」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高二學生趙璵璠從安全和環保角度對懷昌路(S307)昌平段的公路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針對其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升級和改造建議。

趙璵璠在2018年就對懷昌路昌平段的問題產生思考,2019年暑假她開始做項目,儘管每周都走這條公路,但她還是去查了很多資料,同時實地調查了這條公路上眾多公交車站,了解以往發生的交通事故,並結合站台等方面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報告,建議把京密引水渠北側現有道路向北拓寬,完善道路設施,實現非機動車和機動車分離;京密引水渠兩側設單行線,拓寬南側道路,實現東西方向機動車分道行駛。

對她的建議,評委點評道「通過社會實踐,認真觀察身邊關乎一方百姓生活的重要民生問題,並通過認真調查研究給出切實的解決方案」。看到公路隨後的部分改造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趙璵璠特別開心,說未來會繼續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本屆科學建議獎活動共徵集到4000多名中小學生提出的3701項建議,包括城市建設與管理、生態環境保護、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民生保障與改善、鄉村振興發展等方面,體現了本市中小學生關心社會的責任意識和解決問題的科學精神。據市教委體衛藝處楊志強處長介紹,與以往相比,今年的建議更加聯繫實際、貼近生活、富有創意。

2008年,本市設立中小學生科學建議獎,引導、鼓勵廣大中小學生積極為北京城市建設獻計獻策,迄今已連續舉辦十一屆,吸引2萬名學生參與,收到參評報告上萬份。活動共評選科學建議獎和科學建議提名獎218項,其中《關於階梯水價改革的建議》《野草綠化屋頂的建議》被有關部門採納,部分經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交北京市兩會,變成北京市政策,有效激發了中小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本報記者 任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BgtnG8B8wMrh2Li2n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