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就是工具,道德與否取決於分配利益的那個人

2019-06-17     大朴國學

前幾年,一個熟人突然開始對我特別熱絡,天天噓寒問暖,時不時還發個小紅包,請吃個飯。

其實,我知道他想幹什麼。但是,他不說,我也不問,大家打哈哈,我就跟著打哈哈。

沒錯,他是做傳銷了。當他開始給我介紹項目的時候,我也不說話,等著他天花亂墜的說了半天,又是國家政策,又是老闆有多強的關係,說到這兒的時候,我打斷了他,我說,你直接說重點吧,告訴我收益率是多少,他就說一年翻三倍,我問他那需要投多少錢呢?他說不用多投,收益看得著,又是網際網路、又是雲計算的說了一通,我說你懂這些東西嗎?你給人講的時候心不虛嗎?他說有幾個真正懂的啊,大家不都是講故事嗎?

後來他又給我講了半天,他們的項目意義是多麼多麼重大,一定會怎麼樣,我說這種事就別扯了,根本不可能有這種好事能砸到你我頭上,這種事就兩種可能性,一種就是純騙子,一種就是搞傳銷。

我接觸過很多參與過傳銷的人,其實,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他們是在參與傳銷,很多人是被親戚朋友拉進去以後,發現自己被騙了,就主動的開始拉人頭,給自己解套,等著解了套以後,覺得大有可為,又接著去拉更多的人進來。

而且,很多人明明知道是傳銷,爭先恐後的進入,沒錯,就是爭先恐後這個詞,非常準確。因為只有早進去才有可能解套,甚至有可能有利益,晚進去的,可能還沒解套就崩盤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那麼低級的傳銷套路能夠野火燒不盡的原因。



最近有不少朋友跟我聊,說有不少人打著國學的幌子拉人頭,搞傳銷,把自己包裝的高大上,有些甚至就是以公益的面目出現,以大師、聖人的面目出現。

可能是因為我在做國學的傳播和推廣,朋友想找我了解了解情況吧。

說實話,這個行業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而且我可以明確的說,絕大多數人不學無術,就是利用大家沒有接觸過多少國學,弄幾個大詞,弄幾句車軲轆話,來來回回的忽悠你。

我可以明確說,這個時代,國學領域出不了大師,告訴你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直接拉黑就可以。

很多人問我,我為什麼不這麼做?我說很簡單,我過不了自己內心這一關。

他們的模式也很簡單,就是先給你一定高帽子,傳承國學利在當代、功在千秋,一般還會封你個國學傳播大使,讓你加盟,算起來利潤也很誘人,一個人幾千,組織幾次課程就能把錢賺回來,很多人就感覺輕飄飄了。覺得自己又有道德優越感,又能順便賺錢。

其實,我可以告訴大家,這個行業里,老老實實做的,一般真的賺不到多少錢,而且賠錢的可能性很大。很多朋友徵求我的意見,說想投資這個行業,我說千萬別投,只有少數幾個細分行業有可能賺到點錢,而且規模很小,絕大部分,正規的做的,基本不可能賺錢。



《管子·禁藏》里講的很清楚:夫凡人之情,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人性說到底就是趨利避害,見到利益的時候,絕大多數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會喪失理智。很多騙子就是利用這種心理帳戶的原理,許諾了一大堆利益,很多人以為這些利益都已經是自己的了,如果回頭想想的時候,不覺得可笑嗎?但是自己往裡沖的時候,誰也攔不住,是我們被利益蒙蔽住了。

我說學經濟的一般很少能夠被這種招數騙了,原因很簡單,不管什麼生意,計算資金成本就可以了,如果對方的資金使用成本過高,也就是給你分配的利益過高的時候基本可以否定了。資金的使用成本高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有相應的收益率做保障,什麼生意敢給你打包票每年都有100%的增長,如果有,他自己偷著樂還來不及,放心吧,不會這麼滿世界的拉人入伙的。世界上的投資家如巴菲特,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只有21%,如果說一時或者說一段時間內,有超高的收益率是有可能的,但是無非幾種情況:一、遇到了風口,但是轉瞬即逝;二、有內幕交易;三、涉及權錢交易。很多人總說,馬無夜草不肥,自己也只有這麼寥寥無幾的機會可以一夜暴富。但是,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即使那些真正的一夜暴富的人,基本也都沒想到過自己能一夜暴富。

今天分享一段《韓非子·說林上》里的內容吧:

樂羊為魏將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遺之羹。樂羊坐於幕下而啜之,盡一杯。文候謂堵師贊曰:」樂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誰不食?"樂羊罷中山,文候賞其功而疑其心。

孟孫獵得鹿,使秦西巴持之歸,其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與之。孟孫適,至而求鹿。答曰:"余弗忍而與其母。"孟孫大怒,逐之。居三月,復召以為其子傳。其御曰:"曩將罪之,今召以為子傳,何也?"孟孫曰:"夫不忍鹿,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詐不如拙誠。"樂羊以有功見疑,秦古巴以有罪益信。

曾從子,善相劍者也。衛君怨吳王。曾從子曰:」吳王好劍,臣相劍者也。臣請為吳王相劍,拔而示之,因為君刺之。"衛君曰:"子之為是也,非緣義也,為利也。吳強而富,衛弱而貧。子必往,吾恐子為吳王用之於我也。"乃逐之。

這裡是講了三個故事:

樂羊擔任魏將去攻打中山國,他的兒子在中山。中山國君把他的兒子煮了,並送給他一些帶汁的肉,樂羊坐在帳幕下吃了,吃完了一杯。魏文侯對堵師贊說:「樂羊因為我的緣故而吃了他兒子的肉。」堵師贊回答說:「他連兒子都吃了,還有誰不能吃呢?」樂羊從中山歸來,文侯獎賞他的功勞,卻懷疑他的用心。孟孫獵到一隻小鹿,讓秦西巴拿著返回。小鹿的母親跟在後面啼叫。秦西巴不忍心,就把小鹿給了母鹿。孟孫回來後,來要小鹿。秦西巴回答說:「我不忍心,就還給了它的母親。」孟孫非常氣憤,趕走了他。過了三個月,又把秦西巴召回來,讓他做自己兒子的老師。他的車夫說:「從前要加罪於他,現在又召來作為兒子的老師,為什麼?」孟孫說:「他對小鹿都不忍下狠心,何況對我的兒子呢?」所以說:「智巧、偽詐比不上笨拙、誠實。」樂羊因有功遭到懷疑,秦西巴因有罪倍受信任。曾從子是擅長鑑定劍的人。衛君怨恨吳王。曾從子說:「吳王喜歡劍,我是鑑定劍的人,請讓我去替吳王鑑定劍,在拔劍給他看的時候,趁機幫您刺殺他。」衛君說:「你現在做這件事,不是遵循義,而是為了利。吳國強大而富有,衛國弱小而貧困。你一定要去,我伯你會被吳王利用來對付我哩。」於是便把他趕跑了。



其實,不管這裡的樂羊也好,還是曾從子也好,為了利益付出的代價都很大,一個是甘受烹子之仇,一個是冒著被吳王滅掉的巨大風險。而第二個故事中,秦西巴因為自己的不忍之心,反而因禍得福,因為他過不了自己的心理這一關,在聽從命令的利益和私自把小鹿放走的損失之間,他的權衡標準,還是依從了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害怕被懲罰而老老實實的把小鹿帶回去。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真正的聰明人,都在主動吃虧,有不少謾罵的人,其實,說實話,我沒有生氣,反而為他們覺得可悲。他們連文章都沒有看進去,也沒有明白利益的價值

說到底,利益本身是工具,他沒有善惡的屬性,而在於背後分配利益的人的目的。

我一直說,管理,說到底,就是利益分配的藝術。

騙子,有時候反而是深諳利益分配的人,他們知道如何用利益讓人癲狂、讓人放棄思考。而偉大的管理者更清楚,利益是工具,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用利益分配,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才是最好的管理,當然,還要用文化作為輔助,不至於過度功利化而導致翻車。

其實,我們想想,我們吃過的多少虧,和利益誘惑能脫得了干係?

很多騙局,都是請君入甕。是你自己想像的利益把你拉近了深淵。

我們經常說,吃一塹長一智,但是,很多人反反覆復的跳進了這樣的坑裡,還樂此不疲。

很多人問我,如何讓自己冷靜下來呢?

我說,就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值不值這些錢?我何德何能能受得起那頂高帽?

這篇文章的目的不只是讓大家學會防騙,如果你願意往下思考,如何用分配利益的方式找到更多的人與你合作,如何通過分配利益讓員工更有積極性。當然,如果你出發點就是想設計個騙局,我想還是趁早打消這樣的念頭吧,現在的徵信體系太健全了,一次失信,影響終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BdCZGwBUcHTFCnfJF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