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一年後,藝術生都漂去哪兒了

2019-07-02     銦果


圖片:It's Nice That



很多人剛從藝術學校畢業的第一年,都遭受了很大的壓力。在面對很多選項時,人往往很難做出選擇。

我該搬去大城市嗎?我該做自由職業嗎?我真的能接到工作嗎?

感到焦慮很正常,有時你也會想要遠離創作。第一年離開藝術學校你會遇到無數個「我到底在做什麼?」、「早知道我就該聽父母的做一份xx工作」的時刻。有些人可能恰恰相反,覺得是時候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無論如何,第一年,僅僅是個開始。

下面有幾位從事創意產業的成功人士和兩位來分享他們故事。他們不是一開始就成功的。

/ 畢業的一年後 /


採訪:袁亦慧(Hiiibrand海外協調員)

其中Charlotte Mei、Bejan Berahimi、

Lee Jung Lee訪談來自It's Nice That.

01

「作為新人插畫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要勇敢地向別人推薦自己的作品。」

YiQing,自由插畫師。

2018年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作品入選 2017 Applied Arts Photography & Illustration Awards,American Illustration 37。現從事繪本和雜誌方向的插畫工作。



個人網站 www.meyi.site,Instagram @meyiqing

大家好,我是YiQing, 本科畢業於江南大學工業設計系,2018 年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插畫研究生畢業。2018年6月到2019年期間我以自由插畫師的身份在紐約工作學習。非常感謝Hiiibrand邀請我與大家分享我這一年作為自由插畫師的經歷,希望能對有興趣從事插畫⾏行業的你們有所幫助。

在來到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學習之前,我從事的是遊戲美術的相關工作,研究生在校的兩年期間我都在做自我風格的探索,直到畢業的時候才有了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插畫作品集。研究生畢業前半年我已經有在國內的兒童雜誌上發表作品,畢業後我也一直在和出版社合作一些童書插圖。2018年5月份我開始搜集北美(和少數歐洲英語雜誌)相關出版公司藝術指導(Art Director)的聯繫方式,並嘗試給北美(和少數歐洲英語雜誌)的會僱傭插畫師的藝術指導們發郵件。

在2018年6月到2019年3月期間我雖然收到了一些藝術指導們好的反饋,但並沒有接到相關約稿。這段時間我的確感到很迷茫,作為一個插畫師我非常需要更多機會來證明自己的能力。2019年3月我接到了Popshot雜誌的約稿,此後一個陸續接到更更多的工作機會。目前,我正在進一步探索自己的繪畫語言,同時我還在和出版社合作一套兒童繪本。

以上就是我畢業後作為自由插畫師一年的經歷。我覺得非常幸運能夠從事自己熱愛的行業,並且非常感謝各位藝術指導們的幫助和肯定。在這一年中我走過一些彎路,也積累了一些個人的經驗。 非常榮幸能與你們分享:

作為新人插畫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勇敢地向別人推薦自己的作品。國內有一些插畫師的平台和論壇可以幫助你找到需要插畫師的客戶。北美地區報社雜誌的藝術指導聯繫方式大多可以通過調研當地書店和訪問這些報社雜誌的官網找到。我建立了一個藝術指導相關聯繫方式的表格(工作郵箱和辦公室地址),每2-3個月,當我有新的個人作品時就會給他/她們發郵件,有時候我也會自己印一些小漫畫寄到他/她們的辦公室。因為幾乎每個藝術指導每天都會收到大量藝術家的郵件和明信片,你需要找到一個方法能讓你的作品脫穎而出。

幾乎所有的新人插畫師最初都會經歷不斷被拒絕的過程,不要灰心。剛畢業時,我一有新個人作品要分享,就會每天給10-20個藝術指導發郵件,收到回復的機率大概是1/60 這樣,或者更低。 但是,沒有消息並不代表是壞消息。有很多的藝術指導工作很忙,並不會回復插畫師分享新作品的郵件,但是,他/她們會記住那些優秀插畫師的名字(如果幸運的話)。目前與我合作過的藝術指導們從前都沒有回覆過我發的分享新作品的郵件。



關於個人風格的問題我也在不斷探索中。就這一點,我也只能說我目前的一些看法。很多出版行業的美術指導會尋找和嘗試一些新風格的插畫來吸引讀者。對於新人插畫師來說,擁有一個獨特的風格的確會快速吸引到藝術指導們的注意。

但是,作為一個新人藝術家,是否需要刻意創造某種風格來迎合這種商業模式?

這個問題我難以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就我畢業後這一年的不斷摸索的經歷來看,我有在不斷嘗試新的畫法或者風格的過程中得到了了很大的進步。很少有藝術家能在創作初期就有一個很成熟的風格,大家的作品其實都有在不斷的變化中成長。藝術指導們其實也非常喜歡看到各種藝術家成長的軌跡。所以,我目前對個人風格態度基本就是:堅持用我最喜歡的方式去創作並順其自然發展。

希望你們能從我以上的分享中找到一些有用的方法和觀點,並祝願所有插畫師能夠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上越來越進步!



02


「自由插畫師不止是在花園散步。」



Charlotte Mei 插畫家。

離開藝術學校是個有趣又嚇人的新開始。我離開坎後,我和十個同學一起租了工作室。為了支付租金,我們都有別的工作。這也成了我們第一個合作項目的主題——一本關於各種工作的Zine。




一起工作讓我們互相支持互相勉勵。幾年後,我想要結束打工全身心投入藝術創作。於是,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借了10000英鎊。

這筆錢在我提升畫技的時期一直支撐著我。我買了陶藝設備做一些小手工來支撐我的日常開銷。




現在回想起來我不敢相信自己冒了那麼大風險。當時我只知道我要創作,我要買一點時間給自己。自由插畫師不止是在花園散步。我很感激我現在可以做我熱愛的工作。



03


「適度的自謙讓你在提高的時候具有氣度和深度,

足夠的自信使你在低潮和迷茫中具有洞察和遠見。

兩者最好兼而有之。」


楊曉華來自上海,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插畫研究所。作品入選Society of Illustrators, American Illustrations, Association of Illustrators, 3x3 Magazine, Creative Quarterly, Applied Arts Magazine。客戶包括:Wall Street Journal, SeatGeek, Surf Twenty Magazine, Howler Magazine, Wissen Magazine, Elle Men Magazine, The Beast Shop.



[email protected])instagram: @dawnwatch

畢業後的生活可以說是波瀾不驚。在打工維持生活的同時,試著在創作上找更屬於自己的語言,並且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不管是想要學習插畫還是剛剛畢業,找到一個對自己自信爆棚和非常不自信之間的平衡點是非常重要的。適度的自謙讓你在提高的時候具有氣度和深度,足夠的自信使你在低潮和迷茫中具有洞察和遠見。兩者最好兼而有之。



04


「畢業後,我收拾行李搬到波蘭。

不知道可以用新拿到的學位幹什麼,

不知道如何讓我的作品落地。」



Bejan Berahimi,Fisk創始人、策展人、藝術家、教育者。

我在加州藝術學院的第一年,創建了Fisk。一方面是想要用好價值不菲的學費。另一方面,這是一個和朋友共同進步的平台。大四畢設後,不知道在大學的保護之外它還能存活多久。我為它舉辦了葬禮。



2013年畢業後我意識到,儘管我是個設計師,但我感興趣的領域遠不止設計。

我對主持活動、分享、出版、策劃、建立社區都很有興趣。畢業後,我收拾行李搬到波蘭。不知道可以用新拿到的學位幹什麼,不知道如何讓我的作品落地。




在幾個月的一事無成後,我得到了一個在大公司工作的機會,開始投一些策展人的工作。儘管沒有任何迴音,我並沒有灰心。比起待在格子間的舒適辦公室工作,我做出了辭職做自由職業的艱難決定。

因為沒有人願意給我機會,我又延用了Fisk這個名字開了一家我自己的藝術館。

自己開闢道路。在這一過程中我懂得了,如果你堅持不懈的話,整個世界都會站在你這邊。先嘗試一些小小的冒險,再嘗試一些巨大的冒險。別人會注意到努力拚搏的你。如果你能忍受所有的拒絕,成功會隨之而來。

就像我的教授Ed Fella曾對我說的那樣:有一條長長的路,就在你面前等著你。




分享自:hiibra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899LmwB8g2yegNDp3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