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成熟的最大表現就是,只會算計眼前的芝麻般的得失,卻看不見時間更是趨勢所能的恢宏當量。
人口向大城市聚集是城市化過程的必然趨勢,從生產效率以及需求增長等方面,都能更好地拉動鄉鎮地區的經濟發展,從而降低城鄉收入差距。「大」而「密」的城市化發展,更符合中國的實際更是效率。
人口聚集的城市,少數人有特定的需求,也會產生很大的市場,而農村地區發散的人口不能形成這樣的需求。人口向大城市有序聚集能夠帶來更為強大的內需。而且,大城市的高生產效率和高需求,往往更能帶動鄉鎮地區的發展,從而降低城鄉人均收入的差距。
昨天我們已經說過,目前國家確立的9個國家中心城市重慶也在其中,這絕對可以看出重慶在我國的政治地位,上一篇文章我們也提到環線一期試運營,本月應該順利通車,這些對於重慶來說都是利好,但似乎本輪利好未能給房地產帶來好的走勢,或者是蓄力待發。
今天2018年最後一個月,自本年度8月全國乃至重慶地產市場降溫到現在已經一個季度之久,我們就用首月開篇來說說重慶目前的一些樓市現象。
現象一:量跌
自8月份以來,隨著全國各地樓市整體降溫,陸陸續續開始波及到了重慶,的確如此,雖說重慶今年下半年新盤上市量增加,但是反而成交量不如之前,如果你有參與上半年或者更早期的重慶搶樓大戰,再次參與下半年的買房事件,一對比就發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之前對於很多購房者來說,可謂是一房難求,很多時候甚至願意繳納一定的茶葉費也在所不惜,哪怕是一些熱度不錯但是距離核心區域的的確確很遠的郊區,但目前真心要買一套房完全不一樣,只要你決心買,就能買到,而且很多時候還可以幾個樓盤一起對比,篩選自己喜歡的牌子,樓棟,戶型和樓層,時不時我們也在某某些售樓處開盤後第二天抽時間去看,居然還能隨便選房,售樓部也不是很多人,靜下心來慢慢選完全都不是問題,這也難怪成交量趕不上了。
因此,很多朋友開始預演接下來的重慶樓市,甚至全國樓市,他們有如下認為,先後順序已排好,一起來看看吧。
- 成交跌,房價跌,換句話說,統稱為量價齊跌,屬於蕭條市,不可購房;
- 成交跌,房價漲,換句話說,成交先行於房價,如果出現成交下滑但是房價不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價無市」,不可購房,一種是中心區房價堅挺,城市呈現分化格局,中心可購入;
- 成交漲,房價跌,換句話說,這是市場有企穩的跡象,如果成交連續幾月穩定,房價也會迎來穩定態勢,樓市下行周期中,成交越早穩定,說明市場需求越大,泡沫值越小;
- 成交漲,房價漲,換句話說,這個屬於量價齊漲,不用多說,大家早期一段時間在搶房的樓市大戰中已經經歷過。
這樣的預示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買房建議你是否認同呢?
現象二:市場分化
市場分化是結果不是過程,但是價格分化卻是需要不同周期來拉開,我們投資多軍往往在分化結果還未到來之前買入套利,尋找各種適合自己手裡子彈上車的板塊或者區域。
很早之前我們也強點過,重慶房價差距還沒有拉開,這一波連續三年的漲幅驅動,各個板塊,熱門的,非熱門的,雨露均沾,漲幅都很不錯,只要買的早不管你買的哪個版塊,相信都是獲利了的。
但是我們也強調過重慶板塊眾多,價格也是板塊輪動,而輪動往往沒有徵兆,只有結果。不僅如此,板塊之間也是有嚴格的等級之分的,所以我們也必須嚴格遵循,要不然套利不討好,反而在潮水退去的時候,被鎖資金,相信已經有一部分朋友在某些遠郊的房子就是這樣的現象,苦惱不堪。
對於一般投資朋友來說,可以簡單按照環線來劃分板塊,因為在下一次潮水來襲,重慶嚴格的板塊價值就會通過我們看到的房價來體現,而目前買房一定要迴避那些已經透支未來房價的遠區,儘可能的往核心區不斷縮小範圍,縮小到你能買得起的區域和板塊,這樣才能下跌期堅挺。
如果投資的朋友已經在某房價透支板塊被套,建議等待下一期潮水快速的進行置換,從弱換到強,目前想出手的話,只能適當調理一下價格,做好成交周期長的打算。
現象三:降價下的成交周期
新房的成交周期我們就不說了,早期和現在區別還是有的,只不過換成了另一個代名詞「去化」,我們來看看二手房的成交周期。
最近在我們投資的小圈子」知識星球「裡面時常有朋友提問,因為已經在重慶購入多套房,目前手裡面的資金不是很多,比如手裡有個小几十萬可以再次用於購房,也想繼續淘筍或者買入核心限價盤,但是苦於沒有貸票或者二套資格子彈不足,用於購房的話周期內的現金規劃有些吃緊,問到:」目前是不是可以出手一兩套遠郊的房子,回籠資金,作為接下來置換核心優質物業做準備「。
其實在圈子裡面的朋友思路都很明確,也都有著自己的建倉計劃,還是很不錯的,只要做好出手周期略長的準備,不急於像之前那樣一邊買入和一邊賣出同時進行即可,畢竟目前的整體大環境不太適合這樣操作,就如同政策限制下銀行貸款和放款不可控,不適合併發是一樣的。
而另外又一批朋友,就是我們的粉絲朋友們,經常留言,特別是最近多一些,有一些抱怨,也有一些感謝,感謝的朋友我們就不說了,我們來說說那些抱怨的朋友都在抱怨什麼。
其中,有一位粉絲朋友留言,終於把房子賣出去了,終於有錢可以買入新盤了,但是心裡還是有一些不滿意。
這位朋友在某板塊有一套房子,16年買入的,截止本年度我們建議三四五月出手套利的時候,已經漲幅驚人,但是因為沒加入我們投資小圈子,信息可能有一些鼻塞,三四五月沒有出手,以為還可以再漲一波,結果6月份開始見勢不對,決定出手置換核心區的房子,恰恰自己執行力又差,一猶豫8月份才開始掛牌出售,從掛牌價160萬,到11月中旬順利出手,但是成交價只有130萬,不過還好相比16年自己的投入,也是賺了不少,首付一套核心區,還能餘下不少錢,日子也過的去。
所以,你的抱怨我們可以理解,一下少了30顆子彈,換誰心裡都不好過,但你的決定是正確的,置換的核心區,下一次再次出手,周期在下行期或許會拉長,但是價格絕對堅挺。
現象四:軟廣和團購
本來想截個圖,但是總感覺不是很好,因為說不定哪天開始我們也真的接一些軟廣賺一點零花錢吃吃烤全羊,春節也可以給親戚家小孩厚實一點的壓歲錢。
一直關注重慶樓市的朋友,是不是已經從上月開始陸陸續續看到很多公號開始軟文推薦樓盤,甚至組織一些團購了呢?而當你陸續看幾篇之後發現,這些樓盤地理位置偏遠,價格還並不低,甚至在對應的板塊上已經有一些價格提前透支的徵兆,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接廣告的號自己以往的文章還一直不建議買這個板塊,卻偏偏降溫了開始推起來了,難道有價值的樓盤真的在上行期捂盤惜售,把市場讓給其他品牌和板塊做聖人?
10月份開始我們小助手處也陸續接到很多廣告軟文,我大致看了一下,有推廣股票的,直銷產品的,刷卡機的,理財產品的等,當然也有我們最關心的樓市方面的,我看了一下,一個也沒有接,即便是樓市廣告也沒有接,因為整體審核下來看,不太真實,這樣的推送會讓市場市場失真,至少我不希望關注我們的朋友被帶偏,就像東站這事,拒絕了拒絕了,都已經有一些透支了,還要怎麼推,自住長周期購入即可。
而之前某個被很多組織團購的樓盤,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昨天在小圈子居然還有朋友在問可入不,我們沒有正面回答,倒是有位圈友一語驚醒了他,才知道沒意思,還是買其他吧,這麼久還沒賣出去,而且是團購都沒有賣出去,好不好建議去現場看看,用事實打消再次提出此類問題的念頭。
我們都知道,時代下趨勢所賦予的真正捷徑,就是買房,買核心大城市優質物業,但是在市場亂象的重慶樓市下,記得多學習地產知識,特別是重慶的地產知識,以及市場現象,讓自己在買房這條道路上走的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