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凜冬」,獻禮華誕——安羅替尼小細胞肺癌適應證上市會報道

2019-11-20     壹生

2019年10月27日,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天晴)自主研發的新型口服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安羅替尼(福可維)小細胞肺癌(SCLC)適應證全國上市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大會邀請吉林省腫瘤醫院程穎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金萬教授和石遠凱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韓寶惠教授、福建省腫瘤醫院黃誠教授擔任大會主席,特邀中國工程院孫燕院士蒞臨並寄語,眾多國內著名專家出席會議,會議規模達500餘人,共同見證安羅替尼開啟SCLC靶向治療新篇章,翔實回顧SCLC領域研究數據,全面探討未來研究思路與方向。現整理會議精粹內容如下,以饗讀者。

安羅替尼小細胞肺癌適應證全國上市會啟動儀式

開 幕 式

中國智慧,國際認可;不辱使命,獻禮華誕——孫燕院士等我國肺癌領域權威專家殷切寄語

程穎教授在致辭中回顧SCLC治療發展的艱辛歷程,感恩孫燕院士等醫學前輩的不懈引領和對中國臨床腫瘤學事業的偉大貢獻,為後輩奠定了堅實基礎;感謝參與ALTER1202研究的所有專家和團隊,在國際舞台完美呈現了中國肺癌研究團隊的集體智慧,實現了從參與國際研究到展示原創設計的跨越;充分肯定正大天晴這樣的民族企業在自主研發抗腫瘤創新藥物領域的突出貢獻,期待並寄望再創輝煌。

石遠凱教授在致辭中傳遞了國家近年對國產創新藥和仿製藥審批的優先制度和快速進程,安羅替尼SCLC適應證的獲批是「中國速度」下創新藥物釋放潛力的精準詮釋,使廣大患者有機會切實、儘早受益。期待中國藥企繼續在政策紅利有力保障下、「健康中國」宏偉使命驅動下、祖國華誕歷史節點背景下,積極布局、全面發力,為改善公眾健康貢獻力量。

正大天晴蔡發軍副總裁在致辭中誠摯感謝國內研究者對安羅替尼研發的智慧貢獻和辛勤付出,感謝政府相關部門在審批過程中的政策支持,介紹正大天晴企業文化和發展歷程,表示企業將繼續致力於抗腫瘤藥物的研發和挖掘,包括安羅替尼在其他瘤種領域的應用及聯合方式的探索,唱響中國好聲音,為臨床提供有力武器。

孫燕院士在致辭中祝賀安羅替尼SCLC適應證的獲批上市;深情回望中國臨床腫瘤學發展足跡,每個瘤種向前走一小步,整個腫瘤學就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感慨實現了中國研究者為中國自主研發藥物做研究的心愿。鑒於安羅替尼治療SCLC研究的成功,世界肺癌大會(WCLC)創始人專程向孫燕院士致賀。孫燕院士表示,欣慰看到在新中國七十華誕之際,安羅替尼開啟了SCLC靶向治療的新紀元,中國研究者和企業不辱使命,任重道遠。

開幕式由王金萬教授、石遠凱教授與韓寶惠教授主持

學 術 進 展

突破「凜冬」,刷新格局;後續研究,任重道遠——程穎教授等暢談進展

「SCLC診治新進展、新突破」

程穎教授系統介紹了SCLC診治的新進展與新突破。免疫治療實現了SCLC一線治療的突破,成為SCLC治療史的里程碑事件。然而,SCLC免疫治療發揮作用的理想時機、優勢人群及最佳治療策略仍在探索。安羅替尼成為SCLC三線以上治療的一劑良藥,解決了之前缺少有效選擇的困境。ALTER1202研究中,與安慰劑相比,安羅替尼顯著延長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3.4個月,降低疾病進展風險81%;顯著延長患者總生存期(OS)2.4個月,降低死亡風險47%。安羅替尼在SCLC二線和一線治療中是否也會大放異彩,值得期待。新型化療藥物lurbinectedin(PM01183)在SCLC二線及以上治療的顯著效果顯示出化療依然是SCLC治療中不可缺少的基石,期待其大樣本量的Ⅲ期研究數據進一步證實療效,為臨床實踐提供更多安全性數據。

「安羅替尼——給SCLC患者長生存更多可能」

吉林省腫瘤醫院柳影教授代表程穎教授團隊向參會同道分享了安羅替尼在SCLC治療領域的臨床試驗歷程,並全面解讀ALTER1202研究數據。柳影教授介紹,程穎教授是ALTER1202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該研究先後3次驚艷亮相於國際學術舞台,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安慰劑對照、獲得陽性結果的SCLC三線及以上治療的多中心臨床研究,患者OS明顯獲益,且腦轉移亞組和既往接受胸部放療的事後分析中獲得了與總體人群一致的結果。它的成功對改善SCLC治療困境具有重大意義,開創了SCLC治療新格局。

「循環DNA測序指導安羅替尼治療探索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俊博士代表韓寶惠教授團隊分享了今年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Advance Science)上的一項重磅研究。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領域尚無可指導臨床分層的有效生物標誌物。該研究基於安羅替尼三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Ⅲ期臨床試驗(ALTER0303 研究)入組患者腫瘤分子生物學特徵分析,發現可將腫瘤變異指數(TMI)聯合IDH1exon 4 基因突變狀態作為生物標誌物預測NSCLC患者對安羅替尼的治療反應和效果。現代醫學發展經歷了從經驗醫學到循證醫學、轉化醫學的階段,目前正處於精準醫學時代,期待未來向整合醫學邁進。

學術討論

各位專家針對講者報告內容,分享參與安羅替尼NSCLC、SCLC臨床試驗過程中的困難與感悟,圍繞SCLC診療現狀及瓶頸,結合安羅替尼臨床應用體會,發表觀點,提出思考。

會議主持:黃誠教授(福建省腫瘤醫院)、方健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討論專家(左起):姚煜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寶蘭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

討論專家(左起):鍾殿勝教授(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劉松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仲召

討論專家(左起):劉傑教授(山東省腫瘤醫院)、劉凌翔教授(江蘇省人民醫院)、呂鏜鋒教授(東部戰區總醫

研 究 交 流

聯合嘗試,時機探索;初露曙光,道阻且長——研究者發起的研究(IIT)分享交流

「替吉奧聯合安羅替尼治療復發性SCLC的研究」

浙江省台州醫院呂冬青教授團隊基於前期臨床實踐體會及文獻數據回顧,開展了一項替吉奧(S-1)聯合安羅替尼治療復發性SCLC的單臂、開放、多中心Ⅱ期臨床研究,並報告了中期數據:截至目前納入的12例患者客觀緩解率(ORR)為50%(6/12),疾病控制率(DCR)為100%(12/12),安全性可控;部分患者用藥後肺、肝、頸部淋巴結、縱隔淋巴結轉移病灶均退縮明顯。該部分數據被2019年WCLC摘要收錄,作為壁報展示。

「安羅替尼聯合化療一線治療廣泛期SCLC研究」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鄧彭博教授報告了其所在團隊開展的一項安羅替尼聯合化療一線治療廣泛期SCLC的探索性研究。該團隊基於安羅替尼三線治療SCLC的Ⅱ期臨床試驗(ALTER1202 研究)的良好療效數據及化療在SCLC一線治療的主要地位,設計該研究,治療方案為安羅替尼+足葉乙甙+順鉑或卡鉑。截至目前納入的21例患者中,2例獲得完全緩解(CR),16例獲得部分緩解(PR),ORR為85.71%,DCR 達100.00%,安全性可控,無治療相關死亡病例。

「維持之路,任重道遠—安羅替尼SCLC臨床探索」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苗立雲教授基於既往臨床實踐經驗及SCLC治療現狀,認為其維持治療尚無理想方案,也應被研究者重視。SCLC患者進展迅速、預後差,需綜合評估、精準制訂治療方案。安羅替尼在NSCLC和SCLC的應用已嶄露頭角,與化療、免疫治療等的聯合或序貫應用是未來探索方向,或可為患者帶來更多獲益。苗立雲教授分享了幾例採用安羅替尼維持治療的SCLC典型病例,患者PFS均顯示出良好獲益趨勢。

學術討論

各位專家針對3位講者報告的安羅替尼在SCLC治療中聯合不同化療方案應用於不同時機的IIT各抒己見,尤其對其中展示的療效突出的病例頗感興趣,期望在臨床應用中尋求規律。

會議主持:陳公琰教授(黑龍江省腫瘤醫院)、王啟鳴教授(河南省腫瘤醫院)、李曉玲教授(遼寧省腫瘤醫院)

討論專家(左起):艾星浩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劉華教授(甘肅省人民醫院)、秦海峰教授(解


總 結 篇

堅守循證,行穩致遠;小處見大,再出發!——程穎教授高瞻引領

程穎教授在總結致辭中感謝研究者的參與和參會專家同道的見證,ALTER1202研究的成功凝聚了中國團隊的智慧和情懷,代表中國抗腫瘤藥物研究能力的長足進步,如孫燕院士寄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期待並呼籲專家同道進一步探索安羅替尼用於SCLC一線治療、維持治療、聯合治療及療效預測生物標誌物分析,同時強調IIT需嚴格遵循循證醫學原則和倫理精神,依照標準,保證質量,繼續刷新SCLC靶向治療篇章,為更多腫瘤患者解決病痛,不辜負時代和使命,向「健康中國2030」腫瘤總體治癒率46.6%的目標共同努力!

會議現場

編輯整理|中國醫學論壇報社 清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t5Ui24BMH2_cNUg6M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