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夸《慶餘年》?抱歉我有不同看法

2019-12-05   電影工廠

號稱投資6億,集齊陳道明吳剛袁泉等一票老戲骨,實力演員張若昀李沁主演,又有新頂流肖戰做配的《慶餘年》,爆了。


微博熱搜,播一集能上好幾個。


網播收視第一的交椅,穩坐。


豆瓣口碑,更猛。


開分就是7.9,至今近5萬人打分,穩穩占住了8.0分



光豆瓣一個平台,就有小組討論超1500貼,短評超10000條,長評逾400篇。



這些,都出現在這部裸播古裝劇上線的10天之內


已經記不清,上一次掀起這麼大波瀾的國劇,是哪一部。


《慶餘年》,真有這麼好?


點開豆瓣短評。


好評動輒上千個「有用」,口徑都相當一致



如果不是有組織,很難出現這樣的情況。


總結下來,大家誇了這些:


陣容豪華、設定驚艷、還原度高、場景用心、正劇范、笑點多……


換句話說,一部小說改編的古裝劇能被誇的點,全被誇了個遍。


陣容豪華,的確是沒得說。


能把陳道明請來演搞笑劇,屬實是頭一回。


除了對精修劇照有點意見,劇主沒別的想法,陳老師一級牛逼。


賣家秀:


買家秀:


還原度高不高,暫時還是個未知數。


只知道主要配角之一的滕梓荊,已經在不該領便當的地方領了便當。


設定驚艷這個,就純屬瞎扯淡了。


《慶餘年》開篇集。


大學生張慶為了打動葉教授收自己當研究生,為葉教授毛遂自薦了自己投給騰訊文學大賽的小說。



薦完打開電腦,誇誇夸敲下小說標題——《慶餘年》。


……是哪個村子裡剛通了網,會覺得這設定驚艷??


真羨慕您空蕩蕩的腦瓜殼兒,有這審美水平,國產劇放心大膽隨便看,保證部部亮瞎您的鈦合金眼。


對了,還高亮了一下主題:「假如生命再活一次」


劇主簡直被這初中課堂文學的氣息驚艷到昏厥。



場景用心,更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就單單開頭這個寫小說的場景就讓人無力吐槽。


你家大學圖書館長這模樣?


你家教授在圖書館和不相干的學生一起辦公?


進入古裝主線後也沒什麼好吹的,行活水平


十部古裝都是那麼同一個景,連魏無羨藍忘機偷雞的院子都是重複利用,就別吹什麼用心了。



說到笑點多,這劇主承認。


但那是應該的。你一個穿越爽文改編,連笑點都沒有,幹什麼來了。


搞笑,其實就是《慶餘年》的最大賣點。


但要吹正劇范(播出前大家最期待的一點),可就歇歇吧。


講權謀?



bug太多。


男主小時候在老師費介手裡,得到了一塊鑒查院提司的腰牌。



本以為是個玩具or道具伏筆,萬萬沒想到,男主竟然自動獲得了鑒查院提司這一官職。



公務員考試考都不考直接空降部級幹部的節奏啊。


人才選拔制度隨便成這樣,社會竟然還不亂?


為了「爽」,男主光環無處不在,強到沒道理可講。


一個動輒把三書六禮上下尊卑掛在嘴邊的社會,連皇子見面都得彼此跪拜謙讓一番。



而男主的身份僅僅是一個戶部侍郎的私生子,見到皇家成員竟然從不行禮


太子進屋,一屋子人都跪下了,就他鶴立雞群。



13集了,不僅沒被打,連來個人質問一下都沒有。


不應該啊,太子不是正好看他不順眼,特別想找茬弄死他嗎?


他國高手,被裝在箱子裡運進京城,沒人查問。


這也就算了,大不了守門官吏收了賄賂。



但高手當街和男主打到天昏地暗出了人命,都沒人來看一眼,就有點過分了吧。


打完還是男主自己拖著重傷的身子,在街坊鄰居的圍觀下,步行回了府。



劇主:我的常識受到重擊.jpg


作為一部號稱格局極大的權謀劇,幾乎每一個情節,都經不起推敲。


細節不紮實,邏輯便不成立,也就談不上什麼格局。


講製作,bug更多。


國產劇今非昔比。


經過了《琅琊榜》《天盛長歌》《延禧攻略》《長安十二時辰》洗禮的國產觀眾,不論對服化還是鏡頭色調,都具備了相當的審美



有人認為,《慶餘年》是架空歷史,不需要講究服化道。


大錯特錯。


正因為是架空,才需要這些東西,來幫助觀眾理解劇情。


唐有唐的包容開放,清有清的律法森嚴。


架空社會的風土人情,是兼容並包,還是一絲不苟,看一眼服化道就能明白。



而完全沒有標準的《慶餘年》?


一面,是台詞里嚴格的綱常禮法。



一面,卻是皇帝在公主面前一頭亂髮大敞胸懷,二皇子動不動就脫了鞋光腳蹲地上。



不由得讓人多想一步,這皇帝,是和公主有一腿還是怎的??


二皇子,難不成是郊外農戶人家撿回來的??



自相矛盾。


就算實在是沒見過世面,沒能力講究這些細節。


看這早期於正劇一般的配色,窗簾布一樣的衣服質感,完全不考慮角色身份的服裝款式,還有幾乎人人涌有的殺馬特劉海。



看著我的眼睛!你們真的吹得出口嗎!


竟然還有人敢提「無濾鏡還原現實質感」,劇主一個大白眼翻上天。


李小冉連下頜線都被濾鏡磨沒了,我去你個無濾鏡現實質感。



其實都不用等到陳道明李小冉出場。


隨便看個前兩集,《慶餘年》是什麼水平的貨色,明眼人已經很清楚。


充其量是一盤拿鎏金盤子裝的小炒肉,想裝佛跳牆,差距不是一般的遠。


一流配角,二流主演,三流劇本,末流製作,是《慶餘年》的真實水準。


尷尬不可怕,可怕的是尷尬而錢多。


雖然製作水平粗劣,坊間流傳的6億投資,劇主還是信的。


錢花在哪了?


請水軍啊。


這幾年,國產劇也學精了。


知道開播口碑不強勢,播放數據馬上要撲街。


要知道,《慶餘年》和今年其他苦哈哈的古裝劇一樣,都是悄咪咪零宣傳裸播,播出即勝利。


而《慶餘年》就在本身水平不怎麼樣,又缺乏前期宣傳的情況下,在幾天內,活生生用上萬條短評,幾百篇長篇劇評,堆出了現在的高口碑。


這些水軍,不僅自己刷好評,還在其他客觀評價下留言。



上來就一通懟,語氣放肆,如同瘋狗,讓人瞬間放棄理智討論的慾望。


比如這位,11月30日剛申請的新帳號,已經為《慶餘年》寫了三篇高分長評,相當敬業。



就連周日凌晨一點半,都在客觀劇評下懟人維護口碑。



知道為什麼《慶餘年》的評論區戾氣那麼重了吧,錢難賺*難吃罷了。


水軍越多,越說明《慶餘年》心虛。


畢竟,它是真


前幾年「IP+明星」的風吹得太大,投資方都被迷瞎了眼,不管適不適合改編,有無能力改編,人氣網文都被一股腦買了影視改編權。


女頻文還好,往往本身體量就比較適合改成劇本。


那些動輒幾百萬字,攤開來一半都是水,還有一半是套路的男頻爽文,也都被當成稀世珍寶一樣對待。


只是,男頻爽文視角過於主觀,一味求爽,邏輯不嚴謹的通病,都是給影視改編埋的



《全職高手》《將夜》《武動乾坤》……不管請的是哪家小鮮肉,幾乎拍一部撲一部,原因就在於此。


《慶餘年》也有一樣的毛病。


不可否認它是男頻文改編里的一梯隊,但非要吹成國劇之光,就完全是「強推之恥」了。


那,為什麼《慶餘年》這部劇的幕後推手對它如此看重,不惜被詬病,也要堆出高口碑呢?


從更大的格局去看,答案就很清楚了。


《慶餘年》背後是新麗


新麗傳媒去年被閱文集團收購時,作出過關於業績的承諾:


2018年到2020年凈利潤,分別不得低於5億元、7億元、9億元。


去年的業績,實際完成3.24億元,已然輸了。


今年本該完成7億元,目前情況如何呢?


閱文集團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新麗傳媒上半年取得收入為6.64億元,凈利潤僅為9550萬元。


也就是說,2019年下半年新麗傳媒至少要實現6億元以上的凈利潤。


作為新麗贏回這6億元缺口最重要的一顆棋子,《慶餘年》後續再出什麼騷操作,劇主都不會感到奇怪。


就算《慶餘年》是一隻野雞,也會被吹出鳳凰的風範,這就是資本為它寫好的劇本。


苦的只有劇迷。


所有客觀討論劇情的空間,都被亢奮的水軍(以及某位新頂流的粉絲)搞得一團糟。


花錢雇水軍的錢,一開始就花到製作上,難道不好?


國劇觀眾,對真正的精品,何曾虧待過了?


《慶餘年》這盤小炒肉,別再吹佛跳牆了,你還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