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葉盞 | 竟然把樹葉燒進了瓷器里?

2020-05-16     陶瓷藝美

原標題:木葉盞 | 竟然把樹葉燒進了瓷器里?

落葉,一種唯美的自然現象。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枯黃捲曲,隨風飄舞。宋代晏殊詩云:"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葉落,代表著樹葉生命的終結,化作塵泥再度滋潤新葉,並非無情而代代繁衍。在江西吉州,有這麼一位瓷匠,他重將落葉燒進瓷器,用另一種方式延續樹葉的生命力。

吉州窯與木葉天目盞技藝

據《景德鎮陶錄》記載:"江西窯器,先有吉州,後有饒州(景德鎮)。"宋元時期,作為江西境內兩個最大的窯廠,吉州窯先於景德鎮聞名天下。吉州窯(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始於晚唐、盛於南宋、而衰於元,擁有600多年的燒制歷史。

吉州窯以黑釉出名, 其種類繁多,變幻無窮,俗稱天目。有木葉天目、玳瑁、兔毫、油滴、虎皮等,皆是其獨有的風格。南宋時期,飲茶鬥茶文化風氣盛行,吉州窯所主要出產的黑釉瓷器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睞。而木葉盞則是這一時期的佼佼者。

木葉盞又稱"樹葉盞",指宋代流行的盞內裝飾木葉紋的黑軸茶盞。木葉紋樣有一葉或兩三葉相疊或分散擺開。吉州窯首創。盞胎體厚重,為口大底小,腹壁斜直的斗笠形,規格有大有小。漆黑的釉面上一兩片閃亮發光的樹葉,精美神奇。

倘若盛入茶水,則像銀葉般熠熠生輝。注入清水或白酒,則斑點閃爍晶瑩奪目,十分精美珍貴。黑釉面的光澤溫潤如緞,平滑如鏡,映襯得靜靜飄零在水中的葉子,脈絡愈加清晰,卷舒有致。這就是產自吉州窯的宋代名瓷木葉天目盞。

伍映山:重現百年技藝之人

在江西吉州(吉安),有一處吉州窯瓷器燒制技藝傳承基地,名曰"耕泥坊映山堂"。堂前有一堆對聯:"拈葉為盞木葉天目葉如禪心,剪紙飾陶剪紙貼花紙鬢汗青。"此地便是伍映山的吉州窯陶瓷研究所。

伍映山,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吉州窯陶瓷技藝非遺傳承人。他用14年時間,恢復了失傳七百多年的吉州窯古法制瓷技藝。十四年前,重現木葉盞的念頭在他心裡一閃便揮之不去。他通過查閱古籍,研究出土古瓷片,走訪各大陶瓷古窯,依照留存信息並不完整的古法,一次又一次探索實踐。

伍映山原任江西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所長,為了心無旁騖研究木葉盞,他辭了官。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耕泥坊映山堂,潛心恢復吉州窯傳統制瓷技藝。他回憶,剛任吉州窯研究所所長時,他是外行管內行。有時對員工做的東西不滿意,人家直接懟他,讓他來做。制瓷非一日之功,從那時起,他下定決心學習制瓷。但作為領導,他又好面子,所以就下班後偷偷練習,利用學術交流的機會,去景德鎮等瓷區制瓷產區偷學拜藝。後來漸漸喜歡上了這一行。

木葉天目盞:由練泥到出窯

一隻完好的木葉天目盞,要從練泥開始。就地取材選用稻田裡的田泥,浸泡兩日。這是因為稻田的土非常粘稠,做出的坯胎與古代的很接近。練泥選料時要用腳踩,以接近自然體悟自然,將石頭樹枝等渣滓挑選出來。師法古人,將田裡取來的泥塊或黏土用耕牛或人腳踩踏,擠出空氣。練泥反覆進行,泥料便成了粘性較好的可塑之才。

泥團在轆轤上拉坯,修整器型,在手中成為一個個大小均一的盞。拉好的坯晾一個晚上,第二天便修坯。修整器壁,還要修器底,切足挖足形成足口。修好後的瓷坯要施釉,用草木灰和紅土製釉,施釉的方式可以採用盪釉和浸釉。

有很多人以為木葉盞上的樹葉是畫上去的,那便大錯特錯了。其實樹葉是真的,施釉後放樹葉。一般採用桑樹葉,這是因為桑葉接受烈火考研,與釉面融合的成功率最高。所以古代出土的木葉天目瓷中也以桑葉為多,伍映山因此還在家門口種桑樹。放好樹葉後,將盞放在匣缽中,層層碼放在窯內,隨後便開火燒窯。

窯火全憑經驗,但也要做照子。柴燒一窯木葉盞,需要不斷燒至九到十小時。窯內的溫度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升溫,直至一千兩百度的高溫。釉料發生高溫反應,木葉便融化並留下清晰輪廓在盞內。與釉面融於一個平面中,平整光滑。溫度高低都直接影響到成功率。最終出窯,只有經檢驗良好的作品才能永恆的留存於世間。

古法製作天目盞,一窯生一窯死

作為最富傳奇性的瓷器品種之一,吉州窯出產的木葉天目盞向來有著"一窯生一窯死"的說法。其實這所說的是古代的柴燒,每一窯對火候的把控,都無規律可循。 由於古法使用柴燒這一傳統工藝,火焰的不可掌控掌握難度非常大,穩定性係數非常小,成品率非常低,所以說"一窯生,一窯死"。

從宋元時期,吉州窯木葉盞便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國外,被譽為"世之神器"。 經過泥與火的煅燒,在黝黑的茶盞之中煥發出光彩,可以說是十分難得的無價之寶。

木葉盞的燒制極其複雜困難,極度繁瑣難以掌控,故木葉盞成品率低。而窯工本就是靠著窯器賣錢來維持生計的,如果一窯燒壞了,那也許就是傾家蕩產。就是如此有經驗的窯工,也不能夠百分百燒成木葉盞。它畢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天氣、柴草乾濕、裝窯疏密等等。所以說木葉天目盞的傳承非常艱難不易,靠天吃飯。

數百件的作品中都難有一件佳作,所以歷史上的存世量極少,僅有十餘只。分別館藏於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江西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等,被人們視若瑰寶。一隻元代的吉州窯木葉盞珍品,市場拍賣價高達千萬元。其碗心的木葉紋路,完整保留了千年前樹葉的原貌。釉面和樹葉完美的融合,使它成為了如琥珀版的實物化石,堪稱宋代瓷器藝術的最高境界。

伍映山對古法製作天目盞的情懷與執著

伍映山堅守傳統制瓷技藝,探尋古法制木葉天目瓷。對木葉盞的要求,是要莖葉分明,色彩豐富,木葉無雙。不滿意的作品,都會被他悉數砸毀,只為做出心中最接近古法的木葉盞。為了堅守初心,他的作品從來不賣,堪稱無價之寶。多年來他沿襲古法,多一些平常心,少一些功利心。如今他也在培養徒弟,這門技藝得以傳承。

伍映山在用錘子敲碎不達標的木葉盞

如今工業方法生產出來的木葉天目盞,僅僅是工業產品的範疇。而傳統方法製作出的釉面比較溫潤,是工業製法所不能到達的。其發出的光澤,不是刺眼的,而是古玩界中所說的"賊光"。

天目釉的配方一直是個謎,其中鈣和鐵的來源問題,曾經難倒過伍映山。試過無數種材料都無法呈現宋代吉州窯的瓷器的黑釉色。這種黑略帶青紫,又隱隱透著絳色。經過一次次的實驗,一次次燒制,伍映山才鎖定了草木灰加上就地取材的紅土和風化土融合製作成釉料。曾經以黑釉瓷文明的吉州窯才重新找回了最美的五彩斑斕的黑色。

為了尋找最接近千年前吉州窯木葉盞的原料,伍映山曾做過無數次的探尋。從練泥到制釉,再到樹葉如何在高溫中成形,他都採用就地取材。這是因為古人遵循天人合一,大道至簡。就地取材,化繁為簡。以求接近宋代民窯的燒制工藝。

古代的器物,承載的是匠人的技藝水平以及他的生活境遇。透過木葉天目盞,我們可以品味到古人的生活方式,也能夠更近的了解到古代的手工技藝。我們不妨靜下心來,體會一下伍映山對古法製作天目盞的情懷與執著。那份情懷,有人也許不能理解,但確實能從中體會到師法自然,大道至簡的道理,這便是天目盞所要傳遞的。

=============================

這是中國千年不斷傳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傳的智慧,

更是書寫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碼。

您且留步來聆聽這生活的脈搏,

關注我們,一同感受陶瓷藝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kHpHHIBiuFnsJQVnj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