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運動能夠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胰島素和受體的親和力,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這樣能夠有效地改善糖代謝,達到降糖的目的。而且運動能夠減少體內脂肪,體重減輕後,體內的胰島素抵抗就隨之減輕,從而提高藥物療效;同時運動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也能使人心情舒暢,增加抗病信心。
傳統中醫認為:通常來說,低衝擊力的運動最適合糖尿病病人。
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獲得鍛鍊的好處是很重要的,但同時也要防止跑步和跳躍等高衝擊力運動可能造成的任何傷害和創傷。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地安排自己的運動呢?
1、運動能降血糖
運動能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胰島素和受體的親和力,並且能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達到降糖目的。
2、運動能降血脂和血壓
血液中的膽固醇里有一類叫「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關,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好膽固醇」。研究發現,運動能升高「好膽固醇」,有效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和高血脂。
3、運動能提高藥物療效
運動能減少體內脂肪,研究發現,肥胖的2型糖友體重減輕後,體內的胰島素抵抗就隨之減輕,從而提高降糖藥物的療效。
4、運動有助心理健康
糖友心情不好會影響積極就醫,且情緒不好本身就會引起血糖波動。糖友參加運動,能增加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機會,保持心情愉快,從而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但在實際溝通工作中,發現糖友對運動療法存在很多認識誤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誤區一:每天運動感到累
認為每天都很累,再運動就受不了了。事實上,必要的運動量是糖尿病運動治療的前提,除非伴有嚴重的併發症。如果你每天都感覺很累,說明你運動可能哪裡出問題了,或許是過量運動了哦。
誤區二:吃藥了就不必運動
認為既然已經服用降糖藥了,就不必再運動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體育鍛鍊不僅能夠消耗熱量,還能降低血糖、減輕體重。所以說,運動本身就是一種降糖療法,尤其是餐後的運動更能有效降低血糖。運動還能協助降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誤區三:運動都有利於降血糖
認為只要運動就會降血糖的想法是錯誤的。對於有嚴重併發症者,盲目運動可能加重病情。
如果把糖尿病的治療希望完全寄託於「運動」,既不監測血糖,也不就診,那更是有害無益的。
誤區四:劇烈運動對糖尿病有益
一些糖友急於減輕體重,認為劇烈運動能多消耗能量,達到減肥的目的,這種認識是片面的。
高強度或劇烈運動時,胰島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會增加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增高,同時使過氧化脂質分泌增加,氧化應激程度加重,加重併發症。
同時,劇烈運動時,機體處於缺氧狀態,無氧代謝會產生大量酸性產物,從而導致酸鹼平衡失調,機體免疫能力下降。
而中等強度運動則使葡萄糖利用率增加,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有助於降低血糖。
誤區五:帶病堅持鍛鍊
這是最危險的。身體感到不適時,應暫停運動或減少運動,否則會加重病情,造成嚴重後果。特別是老年人,本身免疫力就差,身體處於異常狀態時,一定要停止健身活動。
誤區六:運動無規律
想運動就運動,不想運動就不運動。運動周期不規律,或者僅在周末進行突擊鍛鍊,對糖友來說有害無利。
不規律的運動僅有助於運動前一餐餐後血糖的控制,而對其他時間的血糖毫無作用,血糖控制也就達不到滿意的效果。
而規律運動則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有助於降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指南推薦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即每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甚至可以每天進行一些適當的鍛鍊,效果更為理想。
誤區七:空腹運動
很多糖友喜歡空腹鍛鍊,特別是早上,這是非常錯誤的。
因為運動需要能量,缺少能量會造成頭暈、心跳加速、出冷汗等問題,嚴重的可能會發生猝死。
所以應在餐後1小時左右開始運動,注射胰島素與運動間隔時間至少為1小時,如少於1小時,應避免將胰島素注射在經常活動的部位。
運動時攜帶糖果、餅乾、果汁等能快速補充糖分的食品,以備發生低血糖時食用。運動中要注意飲一些白開水,以補充水分和氧的消耗。
誤區八:忽視熱身
準備活動是健身的必要步驟。活動前熱身,可以提高身體興奮度,降低肌肉黏滯性,增加關節的靈活性,避免運動損傷。
誤區九:運動中大量飲水
運動中常覺口渴,但要避免大量飲水。正確的方法是小口緩咽,每次補水不宜太多,能緩解口渴症狀就好。運動完1小時後,再補足身體缺失的水分。
誤區十:劇烈運動後驟停
劇烈運動時,心跳加快,肌肉、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如果突然停下來休息,肌肉收縮停止,肌肉中的血液不能順利流回心臟,會造成血壓降低、腦部暫時缺血,可能導致心慌氣短、頭暈眼花,甚至休克。
運動一般安排在餐後1~2小時內進行,有研究報道認為餐後90分鐘進行運動,降糖效果最好。
從最初的每次5~10分鐘,可逐漸增至40~60分鐘,最好不超過60分鐘。
運動頻率以3~5天/周為宜,如果能堅持1次/天最為理想。
糖友運動最好分四級,按時間來掌握運動量
第一級:最輕運動持續30分鐘消耗90千卡熱量,散步、購物、做家務、打太極拳。
第二級:輕度運動持續20分鐘消耗90千卡熱量,跳交誼舞、做體操、平地騎車、打桌球。
第三級:中度運動持續10分鐘消耗90千卡熱量,爬山、平地慢跑、打羽毛球、上樓梯。
第四級:強度運動持續5分鐘消耗90千卡熱量,跳繩、游泳、舉重、打籃球。對於糖友來說,每次正常情況下運動消耗90千卡熱量最好。
2型中老年糖友可選擇第一或第二級運動,1型或中青年2型患者可適度考慮三級或者四級運動,但是要嚴格控制時間。當然,不同的糖友運動量也不同,要根據自身條件來決定。
糖尿病是一種長期慢性病,更多關於糖尿病的日常調理,小編推薦你好好看看這門課——《名醫親授:47個糖尿病防治妙招》
原價99元,粉絲限時特惠29.9元,一經購買,永久回看!
點擊下方免費試看課程
糖尿病的那些事情一次講清楚!
糖尿病的常見疑惑+誤區+防治妙招
這個課,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內分泌科楊曉輝主任、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醫院丁毅主任和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亢澤鋒主講的,擁有多年的豐富經驗和過硬的專業知識,值得信賴。你的擔憂和疑惑,他能提供科學詳細的解答,以及可操作的糖尿病防治指南。
楊曉輝主任,有著豐富的治療糖尿病經驗,聽他細細剖析「糖尿病」的秘密,你將輕鬆走出糖尿病普通人常犯的高頻誤區,避開多數人難以察覺的坑,少花冤枉錢。。
看完這些課,不僅能明糖尿病的早期症狀、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飲食方案以及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等諸多問題,讓你擺脫焦慮。
還能明白糖尿病足、糖尿病引起的其他併發症、血糖高分別有哪些表現,並且針對不同的人群,給出了對應的詳細可操作的糖尿病防治技巧(吃、睡、補、按),以及對應的藥物。
課程大綱
原價99元,粉絲限時特惠29.9元,一經報名,永久回看
男女都適用,三大名醫親授,每天只花幾分鐘
無論男女老少都可能患糖尿病,提到糖尿病,很多人會覺得尷尬,甚至覺得自卑,總感覺抬不起頭來,內心彆扭......
這時,你可以選擇在家先聽聽醫生怎麼說,戴上耳機就能隨時隨地觀看課程,很私密。
只要在零碎的時間,花個幾分鐘就好,每天了解1個糖尿病小知識,防治糖尿病很輕鬆!
科學、靠譜、值得看,名醫親授,在家就能獲得專家建議
最省心、靠譜的做法還是聽聽醫生的建議。
現實中,很多人會問朋友,結果對方也只是道聽途說。也有人會自己去網上查,然而又缺乏專業知識,無法分辨網上各種真真假假的信息,結果一不小心就錯信偏方,沒效果還傷身。
可很多人要麼沒時間去醫院,要麼每次去都是「排隊2小時,看病5分鐘」,很多疑惑都還沒來得及問,就讓回來了。
而這門課,就能解決你關於糖尿病的各種疑惑,懷疑自己糖尿病,想防治糖尿病,都適合看這個課。
糖尿病是可預防、可防治的。
在生活中,要改掉飲食、作息等導致糖尿病的不良因素,實在是太難了!可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更該在護糖上多花點心思,防治糖尿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