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恐怖片有三寶:鬼屋血漿死得早。
在搜尋引擎中輸入「鬼屋」一詞,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解釋:
人死後,靈魂不散,停留在生前居住的房屋裡,這房子便成了鬼屋。
人鬼同住,不是鬼玩人,就是人打鬼,總之是永無寧日。
但最近的一部6集迷你劇卻打破了這個思維定式——
《鬼屋歡樂送》
鬼屋?歡樂?
劇名聽起來有點分裂。
再往下看,鬼屋「巴頓莊園」登場,它和其他鬼屋並無不同。
陰森森的霧氣環繞在四周,年老失修的裝潢引人矚目。
一看就是鬼家必爭之地。
99歲的伯爵夫人奄奄一息,瀕臨死亡。
床前聚集了一堆人鬼,在猜測夫人死後是會升天還是會變成鬼。
這群鬼,來自不同的年代:原始社會的洞穴人、中世紀的詩人,二戰時期的將軍,90年代的政治家……
擁有不同的性格:保守刻板的貴婦人,頭腦簡單的黑人女僕……
應有盡有、跨度極大。
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是意外喪生於此地,冤魂被永久地留下。雖然這群鬼摩擦不斷,但無奈地成為了生死同穴的室友。
伯爵夫人一命嗚呼後靈魂升天后,巴頓莊園的主人變成了一群鬼。
人生苦又短,鬼生甜且長。
這群鬼浩浩蕩蕩地住進了最好的房間,精心挑選著自己的鬼室友;
日常活動高雅而愜意:下棋、寫詩、演講。
但好景不長——
一對年輕夫妻邁克和艾莉森,搬進了巴頓莊園。
窮困潦倒的他們,是死去的伯爵夫人的遠方親戚,繼承了這幢莊園。
豪宅從天而降,兩人興奮地搬了進來,準備開啟一段新生活。
一開始,群鬼表示熱烈歡迎,還吹了吹艾莉森的彩虹屁。(雖然她聽不見)
鬼的內心os:他們才兩個人,最多損失一間房,我們鬼多勢重。
結果,小夫妻站在豪宅前,開始展望人生宏圖:
什麼?要把巴頓莊園裝修成大酒店?
那鬼就沒地方住了!群鬼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們迅速轉變策略。
Plan A:殺了他們。
Plan B:把他們趕走。
他們畢竟是群善良可愛的鬼,而艾莉森還是他們的遠遠遠遠遠房親戚。
啥也不說了,果斷選擇Plan B!
鬼能有什麼辦法趕人,當然只有「鬧鬼」。
但這鬧鬼,可不是像其他電影里那麼容易的。
普通電影里的鬧鬼法則:忽明忽暗的燈;飄來的可怕歌聲;突然摔破的花瓶。
但是這群鬼實在太弱雞了,努力了半天也沒有嚇到艾莉森。
燈被艾莉森忽略,默認為接觸不良;
歌曲聲響太小,被CD放映機蓋過;
鬼的功力太小,摔不動花瓶。
氣急敗壞之下,政客鬼把艾莉森從二樓推下去了。
艾莉森被摔成了腦震盪,住院觀察了兩周。
等艾莉森恢復以後,意外地發現自己打通了任督二脈:居然能看到鬼了。
邁克看不到鬼,理所當然地以為她是腦震盪後遺症。
於是,艾莉森開始了一刻不得安寧的生活:
群鬼跟著她,監督者她的言行,並花樣勸說她搬家。
但是搬家是不可能的,因為邁克已經欠了一屁股債。
忍無可忍的艾莉森決定和鬼談條件:她幫他們滿足心愿,他們不再騷擾她。
其實,大多數鬼的心愿都很樸素。
二戰將軍鬼想每周觀看一個小時電視,且鎖定軍事頻道;
被當女巫絞死的鬼讓艾莉森發誓和撒旦斷絕聯繫;
政客鬼希望能聯繫谷歌總部,刪掉網站上的性醜聞事件。
當然,也有例外。
浪漫詩人鬼的心愿是:離婚!自殺!嫁他!
艾莉森和他們到底能不能達成協議並和平共處呢,剩下的4集給你答案。
這英劇為啥這麼搞笑?
看看主創團隊的過往作品你就知道了。
豆瓣9分+的《糟糕歷史》也是出於他們之手。
他們用喜劇的方式來解構嚴肅的事件,展現歷史的有趣側面。
雖然採用了戲說的形式,但反應的是真實歷史,被作為兒童的歷史課普及節目。
別人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他們是把一本正經的歷史用胡說八道的方式演繹出來。
時隔幾年,主創們一起搗鼓出《鬼屋歡樂送》,集體實現再就業。
嚇你一跳的同時,又能逗你一笑。
《鬼屋歡樂送》延續了一貫的英式諷刺喜劇風格,對相關人群進行了辛辣諷刺。
把女主角推下樓的鬼,是最不討喜的政客鬼。
而他的形象是這樣的:上半身西裝革履,下半身只穿內褲。
道貌岸然,虛偽自負。據說,導演設置這個角色是為了諷刺保守黨議員。
再來看貴婦人鬼,天天嘮叨女主角。
她用幾個世紀前的淑女法則來訓誡新時代女性,是守舊的老派勢力的代表。
而她的丈夫恰好是位高權重的同性戀,因擔心她不能保守秘密而將其殺害。
這種微妙的諷刺感,增色了喜劇成分,又不至於淪為鬧劇,保持了恐怖喜劇的平衡感。
在輕鬆愜意的五一假期,這部其樂融融的鬧鬼劇也許是你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