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共享文化盛宴!濱州詩人舒中詩歌分享會完美收官

2020-04-22   濱州網

4月19日,舒中詩歌分享會在濱州澄園書店舉辦。濱州朗誦和文學界大咖為書友們開啟了詩歌徜徉之旅,文學愛好者與詩人進行了熱切的互動交流,共享收穫。

本次活動邀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濱州市作協副主席許煙華作為特約主持人。同為博興籍作家,許副主席對舒中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舒中,男,1970年出生。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濱州市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博興縣作家協會主席、博興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博興縣文化館副館長。作品入選《中國文學大系詩歌卷》《山東30年詩選》等。著有《大河於胸》《舒中詩選》,合集《詩歌組》。主編、參編書目有《董鄉文學》《董鄉新詠》《濱州文化志》《中國詩歌——1970》《博興印記》《博興文化大觀》部分卷本,《仁孝文學十二家》等。獲山東省齊魯文化之星(文藝創作)創作津貼、濱州孫子文化藝術獎、濱州文學獎。

舒中對主辦方、承辦方表示感謝,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並簡單介紹了自己的創作歷程與感悟。

他強調,詩人的品質要謙虛,胸懷萬物,才能觀察和體驗大千世界的精妙之處,才具備獨特的視角,有利於寫出不一樣的文字。他還強調,讀書時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按照書中先賢所說的去做,達到其境界,再寫詩就會遊刃有餘,文如其人。

澄園讀書會娜莎會長代表澄園書店講到,今晚的澄園因為各位的到來格外明亮。有一句話說「書店是一個城市最溫暖的所在」,希望澄園書店成為我們濱州市作家們最溫暖的家。今天承辦的是濱州詩人作品分享會第二場舒中專場。希望更多的詩人、作家通過澄園書店這個平台展示自己,影響身邊的人,希望在作協領導的支持下,濱州能走出更多詩人,更多作家!

整場分享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詩歌朗誦,第二個階段是詩歌研討。

第一階段 詩歌朗誦

濱州市朗誦協會的藝術家們,給舒中的詩歌插上聲音的翅膀。「高歌淺唱都是肺腑之言」,時而於「春風裡醉意闌珊」,飛越「退海之地的荻花」,望見「蒲姑國就在一枚雪花里煥然一新」;時而飛到「海南萬里中和鎮」,在「雨後的黃昏里黯然生根」。

《荻花·靜水》

朗誦者:濱州市朗誦協會主席曹寧

《海南萬里中和鎮》

朗誦者:濱州市朗誦協會副秘書長張型海

《蒲姑國遇見雪》

朗誦者:濱州市朗誦協會副秘書長王琦

《荒甸迎來倉庚鳥》

朗誦者:濱州市朗誦協會

表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泥文皓

《春風醉》

朗誦者:濱州市朗誦協會理事王珀

疫情原因,不適合大規模聚集,但是阻擋不了詩詞愛好者們的熱情,大家在網絡上用音頻、視頻的形式來詮釋對於舒中詩歌的理解。除了現場朗誦部分,還有線上朗誦部分。下面是線上朗誦部分。

《李煜坐在長江邊》

朗誦者:濱州市朗誦協會理事 李小貝

《一隻白鷺守住故鄉》

朗誦者:濱州市朗誦協會理事 馬勇建

《黃河灘》

朗誦者:濱州市朗誦協會理事 張達智

《牌坊》

朗誦者:濱州市朗誦協會理事 田新陽

《黃河水流到蓑衣樊家》

朗誦者:濱州市朗誦協會理事 劉月娥

第二階段 詩歌研討

濱州市作協副主席許煙華率先發言。他說,舒中曾多次寫到「蛇」這一意象,藉以表達自己對身體、對生命的感悟。舒中的詩根植於中國傳統詩學,已經走向穩健與成熟。舒中的詩多為短制,空靈、細膩、敏銳、簡約、奇妙,讓讀者穿越時空,體會生命的真諦。許煙華以舒中的《利見橋》為例,解讀了舒中詩歌對村莊和村莊精神的依戀,以及舒中詩歌語言精準、簡約的特點。

博興縣作協副主席王曉振用「隱士」來概括舒中。舒中身上散發著一種古典的意味,這個「古典」不是落後,不是一味地回歸,而是對現實的堅守和對內心信仰的堅持。他引用全國著名詩歌評論家張清華的話,說舒中的詩天然地接近了「純詩」的路子,「純詩」,這是一種非常高的評價。他還引用了評論家馬知遙、房偉等人的話,來證明舒中的詩歌遵從內心的指導,充滿時間的痕跡。王曉振認為舒中的詩抒寫大自然的真、歌頌社會的善和人生的美,讀舒中的詩可以體會一種詩歌精神,那就是對獨立、自由、藝術的追求。

著名詩人、評論家,濱州市作協副主席王長征從三個方面來評論舒中的詩歌。

一是舒中的詩歌體現著對東夷文化的紀念和回放。博興縣是齊國最早的發祥地,時隔千年,仍然有詩人在為它歌唱。王長征以舒中的《秋風辭》和《往回:策馬揚鞭》為例,來說明一個詩人體驗中所呈現出的兩極的東西,一個是蒼涼無極的,一個是醉生夢死的。並由此看到一個詩人在當代的歌唱是如何複雜而豐富,如何帶有一些迷惘的深思和糾結。在古老齊國的大地上,詩人舒中站出來,承《詩經·齊風》,繼續歌唱,讓那些已經逝去的存在和記憶重新登場,寫出其文化的尊嚴,這是對齊文化的熱愛和對東夷文化的守望,也是一種當代詩人的擔當。

二是舒中關注本土的東西,歌唱一個人的村莊。舒中能夠做到把當代詩人抒寫的大地、村莊、故鄉、青春、童年等共有的詞語激活,賦予它們個人的記憶和情感,這是一個好詩人才能做到的。現代的高速路、汽車等正在把古老的村莊淹沒,舒中在用自己薄弱的聲音為村莊「啼血」歌唱。

三是舒中的詩歌富有對鄉土、對人情的體察。他能夠把握村莊的呼吸和脈搏,抒寫風土人情,帶有哲學的意味。

博興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常務副會長魏兵談到,深厚的積累成就一位詩人。舒中讀書非常多,對歷史文化挖掘下了一番功夫,有對文化的擔當。魏先生還談到寫作向雅和俗兩方面努力,並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希望詩人、作家能夠引導啟迪孩子們詩意的心靈。

博興縣作協副主席牟海靜概括舒中和他的詩歌是從水性里舒展生命。詩人舒中一向少言寡語,內心卻像水底一樣,常常涌動著波濤,他把這些波濤都化作了澎湃的詩情。他的詩歌善用隱喻和象徵,通過湖、水、鳥、樹、月光、蒲草、浮萍等帶有陰柔性質的物象,展示詩人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思考和對生命的追問。「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舒中喜歡安靜,面對這個市場化的社會和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他不為金錢名利所動,情願躲在安靜的一隅,一心寫詩,在靜中傾聽自己心底的聲音。近幾年,舒中的詩更多地轉向現實,轉向民生,他以敏銳的目光感知世界的痛處並訴諸筆端,看似不動聲色的詩歌語言,卻自有它本身的硬度。

詩人、散文家瓔寧表示,拿到《大河於胸》這本詩集感到非常驚訝。舒中的詩歌語言凝練,表達有深度,可見他是個成熟的詩人。舒中關注野菊花、筆筒等細微的事物,寫了很多柔美、細膩的詩歌,展現出詩歌的美學和對人生的讚美。詩集裡也有很多磅礴大氣的詩,像《大河於胸》《大河奔流》等,體現著詩人對人生、歷史、自然景物的思考。這本詩集適合不同年齡段、不同人群閱讀。

濱州市作家協會李登建主席做總結髮言。

首先肯定了本次活動組織形式溫暖、親切,甚至很別致。澄園書店的環境很優美,很雅致。以後可以多在這樣的環境、以這樣的形式來組織活動。

李登建表達了對朗誦藝術家們的敬佩和謝意,讚揚了他們的精心準備和二度創作,把舒中的詩歌演繹得更加完美。

李登建肯定了用「水性」二字代表舒中及其詩歌的說法,說舒中的詩柔軟但有力量,澎湃又有內涵,能直抵讀者的心靈深處。

最後,李登建說:以創作成就和文本的品質,把舒中定位到全國70後的優秀詩人行列,是很中肯的評價。李登建希望舒中以及其他的濱州作家、詩人能走出濱州,走向濟南、北京,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濱州市文聯副主席劉慶祥向本次分享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市作協副主席魏書旗也參加了活動。

詩人舒中為大家簽名贈書

活動合影

本次活動由濱州市圖書館、濱州市作家協會、濱州市圖書館學會、濱州市朗誦藝術協會、濱州市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博興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博興縣作家協會主辦,澄園書店承辦。支持媒體有濱州日報、 FM88.9濱州之聲、博興在線、魯中晨報、 網易濱州、 FM104.2電台等。

(圖片來自網絡或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