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球員慌了?足協增加外援已成定局,高薪夢即將破滅

2019-11-08   黑白之城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中國足協將在2020賽季中超施行新外援規則、允許每隊註冊六名外援的消息不脛而走。而根據國內媒體的最新消息顯示,下賽季中超推行六外援基本已成定局,而且若包含歸化球員在內,那麼足協針對外援名額的調整其實比想像中更加「激進」。

據了解,足協未來不僅會開放「注六上四」的外援政策,而且每隊還允許在新賽季新註冊兩名歸化球員,每場可以出場一人。也就是說,對目前沒有歸化球員的中超球隊來說,下賽季他們理論上可以有五名外籍球員登場(含歸化球員)。

而對於那些本賽季已經引進歸化球員的球隊來說,新政將帶來更大的便利。以廣州恆大為例,由於艾克森、布朗寧今年已經獲得中國國籍,因此下賽季將作為內援;與此同時,恆大可以明年再註冊兩名歸化球員、四名外援,這樣一來,恆大每場比賽可以派出7名「外援」!

當然,外籍球員和歸化球員的增加,使得本土球員的位置被進一步擠占。還是以恆大為例子,下賽季每場比賽本土球員的出場人次可能被壓縮到7人左右。還有人算了一筆帳,未來中超16支球隊的首發陣容里,可能只會出現46名本土球員。

由此可見,本土球員的重要性降低,已經是中超大勢所趨。這樣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本土球員身價的縮水。隨著外援和歸化球員的湧入、競爭壓力增加,過去本土球員動輒數千萬、上億的轉會費,以及迫近千萬的年薪和天價簽字費,都有望徹底成為歷史。

畢竟,當一支球隊能用更少的成本去引進一位外援時,誰還會關注水平較低的本土所謂「明星級」的球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