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小伙頭痛,醫生診斷後說他腦子被蟲吃了!6類食物是寄生蟲大戶,你要少吃

2019-10-08     家庭醫生雜誌

頭痛這事兒,毫不誇張地說,跟感冒一樣常見。

不說100%起碼也有90%的人,都曾有過頭痛的經歷。

有的人頭痛,可能是因為沒睡好、壓力大;有的人則可能是因為生病而頭痛;還有的人頭痛,可能是因為腦子長蟲了……

對,你沒看錯,是腦子長蟲了,而且是真「蟲」!

28歲小伙頭痛,醫生說他腦子被蟲吃了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感染病科接診了一位28歲的小伙子。

他因多年頭痛治療無果,而找到了浙大一院感染病科。

根據病情描述,醫生初步判斷其為寄生蟲感染!

隨後通過寄生蟲抗體檢測,小伙被確診為「曼氏裂頭蚴感染」, 部分腦組織已被寄生蟲「吃掉」,造成了不可逆性損傷。

而他感染的原因,則很魔幻——7歲開始生吃蛇膽,連吃了5年。

因為在當地,人們認為蛇膽是名貴藥材,營養價值很高,生吃蛇可以清熱解毒、明目、止咳化痰。

所以,常年打獵的父親便從小就喂他蛇膽吃,以強身健體。(新聞來源:澎湃新聞)

無獨有偶,前不久廣東一位40餘歲的中年男子譚某,因為聽信「土青蛙可以治傷強身」而連續吃了九隻活青蛙,結果導致寄生蟲感染。

圖源/網絡

通過開顱手術,醫生在譚某腦袋裡面捉出了一條7厘米長的蟲子。

蛙肉、蛇肉寄生蟲超多,吃了真會「腦子長蟲」

蛙、蛇類動物的體內,通常寄生著一群裂頭蚴。

裂頭蚴的生命力很強,經過高溫爆炒也不易死。

所以,別說是生吃了,就是時下流行快速爆炒,或包裹以麵粉油炸,也不一定能徹底殺死這些寄生蟲。

像很多人喜歡吃的田雞火鍋、爆炒田雞、涼拌蛇皮等,都屬於 「高危菜式」。

還有一些僅僅使用薑汁、醬油、醋等簡單浸泡的蛙肉、蛇肉,也會讓裂頭蚴有機可乘。

民間的一些治療偏方,比如生吞活蛙或蝌蚪、生吞蛇膽、生飲蛇血,更是裂頭蚴的主要感染方式。

而被人吃到肚子裡的裂頭蚴,可不會乖乖待在胃腸道。

它會穿腸破壁到處晃悠,可能鑽入人體的眼睛、皮下、口腔、腦部及內臟等處寄生,並形成包塊。

若鑽進眼睛裡,可能引起失明;若進入大腦,會導致癲癇或癱瘓;要是闖到內臟如肝、心、腎,則可能造成全身反應。

所以,吃蛙肉、蛇肉,一定要煮熟了吃,煮的時間越長越好。

除了蛙肉、蛇肉外,以下食物也是藏蟲大戶。

6大食物是藏「蟲」大戶,千萬要少吃

1、醉蝦醉蟹

江浙一帶流行的美食醉蝦、醉蟹,是用活蝦、活蟹拿酒、各種調料腌制一段時候後製作而成。這個腌制過程中,並不能殺死其中含有的寄生蟲和蟲卵。

若吃了未煮熟的蝦蟹,肺吸蟲就會進入人體內。

2、帶血豬、牛排

絛蟲是一種腸道寄生蟲,能長到很長,牛肉、豬肉中很常見。

吃帶血的豬牛、排容易順帶將絛蟲卵吃進體內,絛蟲卵進入人體腸道內會發育為成蟲,吸附在腸壁,並不斷生出新節片,連綿可長達丈余。

所以,吃豬排牛排最好要全熟的,雖然口感沒那麼好,但安全。

3、荸薺、菱角

薑片蟲的傳染的媒介主要是水生植物的根塊和莖,例如荸薺、大菱角、水紅菱角、茭白和蓮藕。

該寄生蟲的幼蟲會鑽進那些水生植物肉質內,當人們生吃這些甜脆多汁的根塊,或用牙去啃掉這些植物的皮,就會把薑片蟲的幼蟲食進腸內而致病。

建議儘量不生吃菱角、荸薺、蓮藕等水生植物,不要用牙齒啃皮。


4、魚生

流行的各式日料店裡的壽司以及廣東三角洲的「魚生」,都是將生魚做成美味。

如果吃的是淡水魚,則容易感染肝吸蟲,從而引起膽管炎、肝硬化、甚至演變為肝癌。

另外,即使是深海的魚類,也無法保證它不含有寄生蟲。

因為有些寄生蟲是嗜鹽的,比如棘顎口線蟲和異尖線吸蟲,也可能存在於深海魚中。

即便吃魚生時,蘸醬汁或者青芥可能起到一些殺菌作用,但也是有限的。

所以,基於安全起見,不建議長期大量食用魚生。


5、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屬於高溫速制,常常表面焦化而中心部分仍半生不熟。

食用這種夾生的烤羊肉串,很容易感染寄生蟲,從而患上旋毛蟲病、弓形蟲病。

6、福壽螺

福壽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每隻福壽螺內含廣州管圓線幼蟲多達3000-6000條。

人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後即可被感染,它會寄生在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中。

當然,這些食物雖然寄生蟲多,但並不是說就不能吃了。

只要煮熟透,還是可以放心吃的,因為高溫加熱後,能將寄生蟲殺死。

綜上所述,要想避免「蟲從口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肉類煮熟了再吃!千萬不要生吃,半生不熟的也不行。

除了此之外,還有日常一些惹「蟲」小習慣,也需要改一改。

4個日常小習慣,最易惹「蟲」上身

1、涮火鍋貪圖鮮嫩

很多人吃火鍋貪圖鮮嫩,下鍋後隨便涮涮燙燙,還沒等食物徹底熟透就吃。

這種吃法非常容易招來寄生蟲,燙煮時間太短,細菌和寄生蟲就不易被殺滅。

人吃進半生不熟的肉後,就很可能導致微生物感染。

像豬帶絛蟲、旋毛蟲、弓形蟲、囊蟲和肺吸蟲,都可能通過半生不熟的豬肉片、牛肉片和魚、蟹等進入人體。

所以,為了避免感染寄生蟲,吃火鍋的時候,大家一定要記住兩點:

涮肉類時,千萬不能只圖鮮嫩,過水即食。一定要儘可能地多涮涮,燙熟了再吃!

最好多備兩雙筷子,一個夾熟食,一個夾生食,做到生熟分開。

2、瓜果蔬菜沒洗凈

蔬菜瓜果生長過程中,可能會被澆灌糞便肥料,這些蔬果也可能有殘留。

所以,水果蔬菜食用前應該用水充分洗凈,蔬菜儘量焯燙後食用,水果最好去皮再吃。

3、野外游泳玩水

野外的河流、湖泊、池塘等,容易存在一種叫阿米巴原蟲的寄生蟲。

它可以從鼻腔進入人體,穿過鼻黏膜上皮細胞、結締組織,移行到嗅神經較大的分支,再通過海綿狀篩板到顱底,進入人的大腦。

進入大腦後,它會分泌出組織溶解酶,將大腦組織進行溶解,進而以此為食。

一旦感染,死亡率高達90%以上。

雖然這阿米巴原蟲看起來是個狠角色,但其實很容易預防。

只要遠離各種不幹凈的水,就可以遠離阿米巴原蟲。

比如,最好去正規泳池游泳,不要去野外水域游,並養成帶鼻夾的習慣,避免髒水流進鼻子裡。

一旦在游泳後出現頭痛、嘔吐、嗅覺異常、發熱等可疑症狀,要立即就醫。

另外,在外戲水摸魚時,不要喝生水,把手洗乾淨後再吃食物。

4、生熟不分開

感染寄生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生熟混切。

如果砧板和刀同時切了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那就有可能引起感染。

所以,廚房最好備好多把刀和菜板,將生、熟、水果分開存放。


平時切完生肉後也應該清洗消毒後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盛過生魚蝦的器皿,不再用於盛放熟菜、涼拌菜等直接入口的食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VCuq20BMH2_cNUgMa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