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毒品的誤解!

2020-03-11     法治潮陽


都是這樣開始的

你的某個朋友說

「沒事,吸一次不上癮」

然後,你對毒品的恐懼、懷疑

一下子煙消雲散

心中沒有任何防線了


於是

你就不知不覺中走上了吸毒之路

……

關於吸毒和禁毒

人們常常會有非常驚人的誤解

遺憾的是

這些誤解卻在社會上、網絡上廣為流傳

現在讓小編帶你一起消除誤解!



偶爾吸毒一次會不會上癮?

答案:一定會!依賴性是所有毒品的基本特性,吸食毒品都會成癮。記住,千萬莫嘗第一口!


誤區一 /偶爾吸毒不會上癮,別人吸毒會上癮但自己不會

這也是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吸食毒品的原因之一。從人的生理角度來說,吸毒的成癮性與所吸毒品的種類和人的個體差異有關。但從毒品的定義上看,「能夠使人形成癮癖」是它的重要特徵。多數吸毒者有了第一次,就難免有第二次。


誤區二/吸食搖頭丸、K粉不上癮

新型毒品的依賴性主要表現為心理依賴,這也是毒癮難戒的根本原因。吸毒者在心理上所產生的效果和感受極為強烈,會產生頑固的「心癮」。這些人一遇到心情不好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搖頭」,尋找解脫——這就是強烈的心理依賴導致的。

吸毒能不能減肥?

答案:不能!


有人看到吸毒者體態消瘦,誤以為吸毒可以減肥。其實,吸毒人員體態消瘦是一種病態。因為吸毒成癮後,人體的各種器官功能受到損害,機體吸收功能下降,導致體型消瘦。除此之外,關於吸毒的多種神奇「功效」都是不靠譜的。雖然吸毒暫時能帶來精神上的放縱,換取到一時的「輕鬆」,但最終結果也只是虛耗身體。


吸毒只會讓人日漸消瘦,還會直接致命。真的有人會用吸毒,來減肥嗎?有,而且這樣的案件還真不少。比如下面這則報道——有少女因減肥而吸食毒品,成癮後被人要挾「以販養吸」,最終走上犯罪道路。


真實案件

17歲的小琴是某酒吧服務員,由於身材較胖,讓她倍感失落。一次,她服務的客人唱完歌后,從包里拿出一個「冰壺」開始吸食,這引起了小琴的好奇。客人說小琴太胖,「好心」要她吸兩口,能幫她減肥。這句話正戳到了小琴的痛處,她迫不及待地吸了兩口,客人還稱只要堅持就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一個月後,小琴真的「瘦」了,這讓她興奮不已,但她已經對毒品產生了依賴。這時供她吸毒客人不再免費提供冰毒,而是提出條件,如果想免費吸,就要幫他賣冰毒。此後,小琴在向其他客人販賣1.95克冰毒時被警方抓獲。經法院審理,小琴因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我不吸毒,不需要了解禁毒知識?

答案:不少人正是因為不了解、不知道毒品知識而誤入泥潭的。


不吸毒的人,正是毒品預防教育的對象。中國自古就有「上醫治未病」的觀點,預防重於治病。如果沒有這樣的防範意識,就有被毒品侵害的可能。


了解得多了,你抵禦誘惑的能力才會強大!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有的誘惑都了解明白了,一旦遇見,在你眼裡會對其嗤之以鼻,所有招數對你這個來講都是小兒科啦!

吸毒、濫用藥物是病人?

答案:是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吸毒、藥物成癮是一種發生在大腦的慢性復發性疾病,因此吸毒、藥物濫用者與患有其他軀體疾病患者一樣,都是病人。在吸毒、藥物濫用過程中,病人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均發生了改變。誠然,吸毒、藥物濫用者以強制(衝動)性用藥行為的形式表現出來,但這種行為與反覆使用藥物過程中發生的大腦改變密切相關。


——「我意志堅強,吸了也能戒,對吧」。

——「你吃了砒霜,意志堅強就可以不死嗎?不要試」。


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氯胺酮(K粉)、搖頭丸……只要是毒品,濫用都會造成身體和心理的嚴重損害。無論任何人,只要嘗試就可能成癮,一旦成癮則難以徹底戒斷,造成身體和心理的嚴重損害。


種植罌粟觀賞不犯法?

答案:錯的!


罌粟是製造鴉片、海洛因等毒品的原植物,國家對罌粟種植實行嚴格管制,只批准在限定區域內種植罌粟用於醫療。對種植罌粟五百株以上的或經公安機關處理後又種植的或抗拒剷除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少量種植,在成熟前自行剷除的,不予處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9p_1nABjYh_GJGVARs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