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崩潰,媽媽求助於爸爸,爸爸一句話總結相當到位

2019-12-17     柏柏育兒漫畫

臨近期末,小學生的課早就上完了,只剩下複習,學校開始了題海戰術,白天在學校沒完沒了的做題做卷子,晚上回來,還是各種卷子、習題、抄詞語、抄單詞。

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孩子顯得悶悶不樂,只要一開始寫作業,就各種哼哼唧唧,動不動就發脾氣。打算做好期末心理安撫工作的我,剛開始還溫柔淡定,提醒自己多多理解孩子。

可是這負面情緒傳染性太強,分分鐘我這心中的怒火就被孩子點燃了。沒說幾句,我和孩子開始爭吵,雖然是母女,但一旦有了矛盾,也是「反目成仇」的節奏,女人之間的戰爭,你懂的!

崩潰之時,我忍不住給孩子爸打電話:趕緊回來,這孩子我管不了啦!

爸爸一聽這母女倆又開始干架了,心裡也著急,趕緊提前結束工作往回趕。

原以為,是請了救兵回來,結果呢,爸爸回來也是當聽眾的。因為只要重述事情的經過,說話的還是媽媽,教育孩子的還是媽媽,爸爸呢,永遠只有一句話:媽媽說的,你記住了嗎?

這句話怎麼這麼熟悉呢?回想起來,貌似每次教育孩子的現場,我家的爸爸都是旁聽席就座,有時還要充當一下好人,護著孩子,然後暫時「發揮失常」的媽媽被反被襯托成一個「惡婆娘」!

作為媽媽,平時管理孩子的吃喝拉撒,還要兼顧家庭和工作,也是壓力重重,教育孩子的時候,溫柔兩個字怎麼寫,真的很難好嗎?誰不想做一個好媽媽呢?誰不想心平氣和的教育孩子呢?孩子有學習的壓力,爸爸有賺錢的壓力,媽媽呢?她們的壓力就可以忽略不計嗎?

​講真,媽媽帶娃崩潰時,真的很希望爸爸能拉一把啊。至少可以讓媽媽冷靜一下,況且,很多道理有時候通過爸爸說出來,孩子是更願意聽的。

可真實情況是,很多爸爸總是說不出什麼來,一是平時學習育兒理論較少,二是爸爸們把教育孩子的事情,從心理上就甩鍋給媽媽了。

也有懂教育孩子的爸爸。記得有一次去醫院,在等結果的時候,旁邊坐著一家三口,只見那位爸爸,一直不厭其煩的教導在學校遇到困擾的女兒,言之深情之切,一旁的媽媽只是穿插著補充幾句。我想說,真的是一位輕鬆的媽媽呀,至少可以不用衝著孩子念經(念了半天,她也不聽)呢!

​有人說,媽媽的心情決定了家庭的命運,乍一聽,這句話把女人捧得很高,貌似媽媽的地位也是很可以的。可真實情況呢?媽媽這個崗位,總是被要求兼顧好一切,畢竟爸爸只需要忙自己的工作就好了。媽媽們內心的壓抑,常常只能自我排解,可這畢竟不是什麼簡單的差事,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患抑鬱症了(或疑似抑鬱了)。

我知道爸爸們也很辛苦,可教育孩子這件事兒,最好不要習慣性甩鍋,這不僅僅是為了孩子,還是避免那個中年老母親提前瘋掉。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6eyFG8BMH2_cNUg9O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