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制報|生龍活虎 激情四射 ——永清縣公安局年輕民警群體素描

2019-07-23   廊坊公安

2018年,永清縣刑事發案數同比下降25.7%,其中「兩搶一盜」案件同比下降47.6%。進入2019年,全縣社會治安狀況持續向好。護航發展可圈可點、打防管控得心應手的背後,是廣大民警的忘我付出。

拼出來的第一

「2016年春天,局裡推廣『陽光戶籍室』建設,」時任管家務派出所所長的張洪軍回憶,「管家務派出所是個建了多年的二層小樓,房間陳舊逼仄,辦公區域混搭。」在鄉鎮黨委政府支持下,更新改造期間的派出所幾乎成了一個大工地。改造後,戶籍接待室外擴了兩大間,民警值班室由原來的不足10平方米擴展到24平方米,辦公區、辦案區、生活區分割清晰,新建了廚房、餐廳……4個多月緊張施工塵埃落定時,局長帶著全體班子成員、中層幹部和各派出所所長前來參觀,對民警的精神面貌、辦公環境連連稱道。「這陣仗讓我心中一熱,這表揚令人心生動力。」張洪軍感慨。

2017年7月,張洪軍被任命為永清縣看守所所長,「領導這麼重視自己,咱更得好好乾啊!」 他表示,「當時,上級要求監管工作智慧化建設,我們以確保絕對安全為目標,高標準謀劃、高起點運作,自行研發了生命體徵監測系統、心理風險評估系統等6大系統和智能研判管控平台,在實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8年7月,張某因激情殺人被收押後,每天特別平靜。「若在以前,憑咱們肉眼觀察,根本察覺不出什麼;想問詢什麼,他根本不搭話。」副所長劉濤介紹。藉助智慧監管系統,管教民警了解到:張某經商虧損嚴重,妻子堅決離婚還要帶走兒子。極度絕望的張某把兒子扼殺致死,萬念俱灰。評估結果:處於高危狀態。

溝通,進展得異常艱難。打開心鎖是一個漫長過程。2018年11月的一天,得知是張某的生日,民警安排廚房做了生日面荷包雞蛋。他落淚了,終於說話了:「沒想到能有這爹娘從未給過的待遇……」張某向管教坦白:自己平時有意積攢了一些棉線,藏在被子縫裡,計劃積攢到一定數量,能編成一根自行了斷的「繩」。管教民警長出一口氣。

原本一言不發,誰都不理的張某,從此跟監室的人有話了,他積極要求參加勞動,臉色漸漸紅潤起來。今年5月,張某的判決送達:無期徒刑。

「當時我去送的。」劉濤介紹,「體檢完畢,臨進監獄,他表示:『給我爹娘捎個話,雖然他們對我今後不抱什麼希望了,但我對自己的將來是不會放棄的』。」

「按照永清縣看守所的『容量』,我到任之前,這裡日均關押量大約在標準的1/2左右,由於科技化、智能化管控水平低,民警工作繁重。兩年來,關押量長期處於飽和狀態,藉助智能化管控,不僅減少了民警工作量,更確保了安全無事故。」張洪軍欣慰道。

硬體高端,運行科學,管控有效。原本默默無名的永清縣看守所被公安部授予「全國監管信息化建設示範所」。

闖出來的品牌

「你好,我是『小喬』,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7月11日上午,記者走進曹家務派出所,在戶籍大廳,高約兩米、通體白色的智能導辦機器人「小喬」主動打起招呼。隨機在螢幕上點擊某項戶籍業務對話框,機器人自動「吐」出一個小紙條,詳細列出辦理步驟。跟等待區的群眾聊天,大家紛紛表示,到這兒辦事,就像走親戚一樣,特別舒心。

這種「陽光戶籍室」的「源頭」,來自一名基層民警。

永清派出所副所長張彬自2001年參加工作就和戶籍打交道。「以前我們都是隔著窗口、櫃檯辦公,我們坐在裡面,群眾站在、坐在外邊,漸漸覺得和群眾之間隔了層東西。」她說。

能不能給戶籍室換換樣兒呢?局長蔡大軍到任後鼓勵大家不拘一格創新工作,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張彬腦海中冒了出來:拆掉櫃檯,重新布局,讓辦事群眾坐到身邊來。

在局班子會上,有同志提出:從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安全性考慮,這個思路不可行!蔡大軍和更多同志則予以鼓勵。

於是,張彬馬上行動起來。拆掉原有的櫃檯,大到整體裝修,小到一把椅子的挑選、一盆鮮花的擺放,都凝聚了張彬的心血。充電器、擦鞋器、急救包、雨傘、老花鏡、針線包、鏡子、梳子……只要是她能想到的、群眾用得上的東西,都準備妥當。

自2016年起,永清縣公安局先後對全縣15個派出所戶籍室和車管所大廳進行了「敞開式辦公」改造。

曹家務派出所戶籍民警吳倩表示,「硬體設施的提升,對戶籍民警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我們定期進行文明禮儀培訓,進一步提升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真正讓來辦事的鄉親們感受到家的溫馨。」

打擊犯罪,是鐵拳;服務群眾,有溫情。張彬的大膽實驗,不經意間把公安工作「剛柔相濟」中「柔」的部分變得豐滿、有形,讓「陽光戶籍室」成了永清公安的一個品牌,吸引全國各地學習借鑑。

干出來的榮耀

採訪中,局長蔡大軍介紹:「2016年春天,我剛到任不久,轄區出了一起命案。趕過去,現場已勘查完畢,一個穿著法醫服裝的背對著我,跪在屍體跟前,把死者的頭髮輕輕地捋順,把那臉上的土擦拭乾凈。細微的動作,讓我印象深刻。回過頭來,是個女的。我問刑警隊長:『雇的臨時工?』『人家是正兒八經考進來的法醫!』說心裡話,這種崗位,好多男同志都極力躲避,一個女孩子肯硬著頭皮做,很不容易。她還能如此敬業,我真的敬佩。」

蔡大軍說的女法醫,名叫韓穎。

從小學到高中,韓穎的學習成績都非常優異。考入河北醫科大學後,她多次獲得獎學金,屢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幹部和三好學生。2013年畢業後,她以四級聯考第一名的成績成為永清縣公安局一名法醫。

課本上的臨床醫學與實踐中的法醫鑑定差別很大。怎麼辦?韓穎用自己的行動給出了答案:學。別的女孩兒在逛街的時候,她在學習;別的女孩兒在談論服裝的時候,她在學習;別的女孩兒在做美容的時候,她仍在學習。

為了儘快進入角色,她堅持每案必到。她懷孕後,隊長顧及她的身體情況,體貼道:這個現場你不用去了,她說:「不礙事兒,我會小心的。」每到一個現場,她看得仔細、問得認真、記得全面。臨盆前幾天,她還腆著大肚子出現場,堅持勘查7個小時之久。

法醫是公安系統中流失比例最高的群體,惡劣的工作環境,經常面對兇殺慘狀、血腥場面、腐敗屍體和惡臭味道,常人難以想像和忍受,她卻以挑戰自我的勇氣和毅力,頑強地堅持過來。

那年8月,永清縣某村發生入室搶劫殺人案。從上案到偵破歷時100多天,那時候韓穎的孩子還不滿一周歲,她每天早上不到七點出門,直到晚上九點多收工。三個多月里,她每天強忍著脹奶的痛楚,實在受不了了就找個沒人的地方把奶擠出去。「每次擠完奶,汗直往下滴。」晚上回到家,常常是筋疲力盡。「瞧你這班上的,唉!」婆婆既體諒兒媳婦,又心疼孫子:「快給喂一口吧。」韓穎愧疚地攬過寶寶,小傢伙拱進懷裡貪婪地嘬著奶,她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韓穎靠執著奉獻,贏得「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稱號;

張彬拆掉冷冰冰的玻璃窗,闖出了服務群眾的新天地;

張洪軍率領戰友們一鼓作氣,在全國率先建成「智慧監管」系統,打造出全省乃至全國監管系統的標杆。

青春因奮鬥而精彩。

永清公安事業因一個個生龍活虎的年輕身影而生機勃勃!

青春因奮鬥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