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三國時期的人物大多兩個字?唉~這個只能怪王莽

2020-10-06     西遊故事多

原標題:為啥三國時期的人物大多兩個字?唉~這個只能怪王莽

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等等,一大批我們熟知的三國人物,名字居然都只有兩個字?這是個現象,且非常奇怪。朋友們千萬不要跟我講「諸葛亮、司馬懿有三個字呀!」拜託,那是複姓,歸根到底,還是只有兩個字的。

然而,在今天的生活中,我們的名字有兩字也有三字甚至四字的,但在三國時期,為何多是兩個字的?這與誰有關係?

三國時期,距離現在已經兩千年了,而在三國的之前,先秦時候,人們是隨意起名字的,姓氏這種東西是不存在的。只有單獨的一個字。堯、舜、禹,便是典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取名也是件隨意的事情,兩字三字四字都是有的;再到了秦朝與西漢時期,嬴政、劉邦、項羽便來了。

關鍵問題在於,王莽這個傢伙,他在西漢與東漢之間做了手腳,篡權建立了新的王朝——東漢。而三國時期的人名很大程度上便是東漢時期人名之延續。東漢時期,人名都是兩字的,三國之所以延續東漢的人名,這一切都得從王莽身上找原因!

話說,西漢到了末年時候,王莽這小子想干番事業,篡奪政權,建立新的王權,稱之為「辛莽」。他用了真心鞏固統治,繼承並發揚董仲舒的「神學目的論」,而這,最為直觀的改變便是名稱之變化,當中便有人名。

當年王莽建立東漢之後,他的孫子王宗便時刻思想著接任帝王之位了(王宗他爹已經去世),按照邏輯來推,王宗成為帝王這只是時間問題,只需耐心等待即可,但王宗人是年輕,就是等不了,猴急猴急,他秘密得到了天子的服侍,穿上它們,並畫了一幅肖像,又與叔叔秘密謀反。

此事如大家所想像的那樣,最終是暴露了出來。王莽能成為新朝代的帝王,絕對是不同凡響,處事果斷的,即便王宗是孫子,王莽也要定他的罪!王宗最後的結局是自殺身亡。

王莽通過這件事後,又制定了一個新的規定。

「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復名會宗。」

這是啥意思呢?很好理解,王宗以前名叫王會宗,但成了皇帝的孫子便是王宗;皇帝孫子高貴,所以兩個字的王宗高貴。而如今犯錯名字成了三個字,三個字的王會宗便不值得一提。

通過王莽這麼一鬧就可以知道,三國時期的曹操、劉備、孫權,兩個字的名字是高貴的象徵,而三個字名字則是地位低微的表現。當然了,那個僅僅是三國時期,是老祖宗時代,在當下,取名字數多少已經很隨意了,有點寓意,無傷大雅,都是能被人接受的。大家說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utF_nQBURTf-Dn59M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