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三十六變厲害得多,猴哥為何選七十二變?看他另一個名字叫啥

2020-09-16     西遊故事多

原標題:明明三十六變厲害得多,猴哥為何選七十二變?看他另一個名字叫啥

取經路上,孫悟空使用七十二變輔以筋斗雲,然後再操縱一根金箍棒,打得妖怪落花流水,讓他們直呼大聖爺爺。這不禁讓人設想,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習了七十二變化,便如此了得,要是學習了更為厲害的三十六變,豈非更牛逼?

但事實上,孫悟空正是選擇了七十二變,而將強悍的三十六變丟棄,拋在了九霄雲外,這是何意思?追根溯源,這都與孫悟空的另一個名字有著關係。

先來談談孫悟空選擇變化之術的背景。

話說,孫悟空自從當上了花果山大王,便終日瀟洒快活,但一日裡,他親眼見到身邊的老猴子接連死去,不禁觸發感想:我現在是瀟洒快活無邊,將來某一日裡,必然死去,那時受著閻羅王之管轄,哪裡還有這等悠閒日子呢?

孫悟空居安思危,聽從門下德高望重的老猴子之建議,便翻了幾座大山,踏了幾條大河,從東勝神洲來到西牛賀州,終於在靈台方寸山上找到了菩提祖師。

他拜菩提祖師為師,祖師見他心性誠懇,也便答應了。

但祖師不是隨意的人,對於門中的大法術,更是不可輕易傳人的。要傳人也可以,但那人首先得心性誠懇,其次是有悟性。而孫悟空恰恰兩點皆備,得到了菩提祖師之喜歡,於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孫悟空就把法術給學了。

最最開始學的是長生術。孫悟空來的目的也僅僅是為了長生術。

但他在學了長生術之後,原本以為能永久地活在世上,過著快活日子了,沒想到菩提祖師劈頭蓋臉給他來了一句:長生術只能讓你活五百年,五百年後,你還得渡劫,渡不過,照樣死去。

而什麼能幫助渡劫呢?有了,便是變化之術。

七十二變與三十六變,都是變化之術。變化之術的原理則是躲避三災之侵害,從而達到渡劫之效果。

但很顯然,三十六變強於七十二變,可孫悟空為何還要選擇弱小的七十二變呢?其實,這與孫悟空的另一個名字有關。

大家知道,豬八戒學的是三十六變,孫悟空則是七十二變化,在取經路上,能見到八戒學的法術是笨拙的,而悟空則是靈活的,這恰恰是問題之關鍵,七十二變符合孫悟空的另一個名字:靈明石猴。

讀過原著的朋友,定會知道如來在書中講了西遊記中有「混世四猴」,孫悟空是之一,也稱之為「靈明石猴」,其餘的有六耳獼猴、赤尻馬猴、通臂猿猴。孫悟空即靈明石猴,那靈明石猴,又是何意思呢?拆分來看,靈,即靈敏、靈活,明,即正大光明,光亮,公開公正,可衍生為「嫉惡如仇,從不偷雞摸狗」,石猴,則是孫悟空。

還不明白嗎?靈明石猴與筋斗雲與七十二變是一類的呀!七十二變講究的是變化之術多又靈敏,而孫悟空正是靈巧的猴子。正因此,孫悟空才能在取經路上戲耍各路妖怪,才能以一人之力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奈何不了他,全然是因為他太靈巧了。

現在知道孫悟空為何選擇七十二變,而不選擇強大的三十六變了吧?說來說去還是那句俗話,適合自己的方才是最好的。三十六變雖強,可是笨拙,七十二變雖弱,可是適宜於孫悟空那敏捷的特性,那靈活的身子,也只有七十二變化才能配得上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tl2l3QBURTf-Dn5MBy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