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峰:11月下旬市場結構性機會有可能增多
周三的調整是因為公開利空消息的影響,個人認為這種公開消息影響對於指數區間震盪格局只有短期影響。
短期中美關係可能受到這種偏緊的影響,但也有機構利用這個狀態低吸好股票。
個人認為,11月下旬市場結構性機會可能增多。
本人統計2005-2018年十四年12月大機率上漲的板塊有:工程機械、大金融券商保險銀行、通信、釀酒、工程機械、水泥建材、煤炭採掘、船舶、黃金概念、家用電器。近期黃金有異動,黃金這個概念板塊之後適當關注。
概念板塊十四年統計大機率表現的有:5G、百元股、信息安全、蘋果概念、可燃冰、量子通信、三網融合、智能穿戴、燃料電池、鐵路基建、區塊鏈、新零售等。這兩天正在召開5G大會,隨著移動5G,網絡安全提上日程,對信息安全大數據品種個人認為可以關注。
金俊焱:兩大因素制約市場上漲空間,大機會在這個板塊!
兩國問題對A股影響會邊際弱化,往後會遞減。主力用金融股,或其他金融工具,依託整個經濟,穩定A股的市場走勢。
近期新股發行比較多,制約了市場的上漲,市場整體明顯供給大於需求,要達到平衡必須注入一定資金量。今年四季度可能相對會比較難,即使有行情也是明年2020年。
CPI、PPI倒掛,豬肉價格上漲,制約著貨幣政策的空間,大盤下方極限在2800點,往上一定要突破3050有效突破之後才能開啟大行情。
未來投資機會重點關注次新板塊,尤其是近三四年上市的企業。
張永明:2900一線多頭盛宴即將開啟!
我對行情比較積極。現在要做好心理準備,防止踏空的風險。我認為股指跌無可跌,來回在2900這個位置反覆打磨。很多個股只要基本面沒問題,題材也比較配合,無論科技、消費、周期股、金融股,都可以在這裡關注。我認為接下來機會比較多,等待後面這波上漲,整個12月份我都是十分看好的,下周開始要把倉位提上來。
唐初春:指數繼續時間換空間,看好科技股
目前這個位置,震盪可能是整個上證指數主基調。看創業板可能好一點,創下7個月新高,但主板未來依然需要時間換空間,上下空間都有限。
一、估值上A股比較低,上證指數PE僅僅10倍;二、A股現在持續不斷被外資買入,近六個月買入1700億,全世界都在做多A股,A股投資者卻比較悲觀,看著也很心痛,往往A股大底都被外資抄了;三、央行四度降息,定向降息,加大逆周期調控態度毋庸置疑。
看好科技股,近期創業板指數創下近7個月新高,創業板大多數是高科技企業、新興企業、整體科研實力比較強的或者小科技公司有成為未來大科技公司的潛力,也是我們看好的原因。華為、5G是我們最有競爭力的部分,可重點關注。
程立民:三重優勢選股,把握結構性機會。
核心的觀是:沒有大漲,也沒有大跌,與其操心大盤,不如把握結構性機會。三重優勢選股。核心是看到持股漲別想太多,漲的明顯就該賣。看沒漲別憤青,看長線有空間就好。看到持股跌忍不住恐慌賣掉,可能之後就漲了。三維驅動是:第一、周線振幅超過15%或者20%以上,能振幅漲幅超過20%,就符合量價驅動,再找資金驅動。第二、股價要符合大眾審美邏輯。第二個是邏輯。第三、是有底有事,資本價估值加事件驅動。
市場每個月就300多隻股票,10%的股票能讓你有明顯賺錢效應,50%都陪太子讀書,30%還讓你虧錢。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