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城,在南陽!只有十幾平方米,不住人,住了一棵樹

2019-07-12   旅遊看南陽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只有0.44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小的城,是漢桑城,只有十幾平方米。不過,漢桑城並非是大眾認知中的城市,它沒有人居住,裡面只有一棵樹。

漢桑城,實際上是一座磚築護樹城池。簡單來說就是,在一棵桑樹周圍,有一圈磚砌的圍牆,牆頭砌著一個一個城垛,城廓前壁鑲嵌著石碑,面積不過十幾平方米。

目前,袖珍的漢桑城很火,來參觀的遊客一批接著一批。究其原因,"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漢桑城因為與關羽有關,故大受歡迎。

東漢末年,劉備、關羽、張飛駐軍新野,以圖大業,劉備集納了方方面面的意見,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自從諸葛亮當軍師後,採取了很重要的兩項舉措,一是寬仁愛民;二是抓軍中紀律。

有一天,關羽從校場回來,將自己的坐騎赤兔馬拴在門口一棵桑樹上,隨後進屋看兵書了。誰曾想,馬餓了就把樹葉、樹枝、樹皮全啃了。沒幾天,桑樹就死了。這棵桑樹的主人,正是關羽的房東———張老漢。

諸葛亮得知這一消息後,找到關羽,基於愛民紀律,要關羽自覺補栽一棵桑樹,以作為對張老漢的賠償。因此,關羽親自從市上買來一棵桑樹,並栽到了原處,同時再三向張老漢賠禮。而為了不讓這棵桑樹再遭損失,關羽帶領官兵,圍著桑樹,建造了一座磚築護桑城池。

後因民間俗稱劉備政權為蜀漢,於是稱這棵桑樹為漢桑,稱關羽所壘的磚圈為漢桑城。到現在為止,漢桑城距今差不多有1800多年了,城池雖經過幾次修整,但整體面貌並沒有大的變化。而漢桑城內的古桑,軀幹枯而不朽,新枝茂盛,生命力可謂是十分旺盛。

值得一提的是,漢桑城還有"姊妹",上文所介紹的漢桑城在漢桑城小學院內,該古桑名字叫做"關植桑";在新野縣沙堰鎮政府院內也有一個"漢桑城",此城內的古桑,名為"關宿桑"。

當年,曹操親率50萬大軍殺奔新野。諸葛亮制定了先燒後淹曹兵的周密計劃,派關羽在沙堰埋伏。開戰前夜,關羽和袍睡在一棵桑樹下。曹軍殺入新野空城後被燒得焦頭爛額,大敗而逃,渡河時被關羽提閘放水淹死眾多。因此,後人仿照新野縣城內的漢桑城,圍繞此桑樹建起了另一座漢桑城。

新野縣擁有諸多三國時期的遺蹟,如火燒新野遺址、議事台、漢桑城等,夯實了新野縣三國文化基礎。為了打好"三國"這張牌,新野縣啟動了漢桑城遊園項目建設,該遊園規劃面積約1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新野古城文化牆、三國故事長廊、文化碑陣、遊客服務中心、三國文化展覽館、文化廊亭,總投資約2000萬元。但如今進展如何,南陽君不太清楚。

總而言之,漢桑城雖然很小,但它卻承載了厚重的歷史,是古代英雄的榜樣,是禮義仁智信的化身,每個人都應該有所了解。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