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社區變化真大,家門口新建了慢行步道和冰場,社區文化室也重新裝修了,前幾天還來了國際奧委會的代表團,感覺自己的社區越來越不一樣了!」高井路社區的居民辛女士興奮地告訴記者。
作為北京首個被授牌的「冬奧社區」,石景山區廣寧街道將冬奧理念融入城市環境、社會治理、社區生活,帶動更多人了解冬奧、結緣冰雪、助力冬奧。
建成1.6公里慢行步道
還將配套冬奧體育文化設施
為了方便百姓出行,給社區居民提供休閒活動的場所,冬奧社區建設完成了長約1.6公里的慢行步道,還正在完善、新修步道周邊兒童娛樂設施,建設活動場所,還將建設奧運文化廣場、冬奧社區公園等一批冬奧體育文化設施。
新建成的慢行步道紅藍兩色相間,由特殊的環保塑膠材料製成,而且鋪了兩層,比一般的塑膠步道柔軟,可減輕快走或跑步時膝蓋受到的衝擊。步道旁邊是充滿冬奧元素的護欄,各種冬奧項目的標識拼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冬奧連環畫。特意來體驗的居民趙阿姨說:「新修的步道色彩鮮明十分好看,而且踏上去感覺彈性十足,非常舒適。步道的建設不但提升了高井排洪溝的周邊環境,也為我們附近居民提供了鍛鍊健身的好去處。」
室外冰場開始試運行
家門口體驗冰上運動
近日,冬奧社區的文化廣場還新增了一個擁有3組賽道的室外冰壺球場,可以讓居民在家門口就進行冰壺體驗。這裡去掉賽道隔離欄就能變成一塊200餘平方米的冰場,可以容納近百人同時上冰。這塊室外冰場能夠保持隨時製冰,也將在冬奧社區長期保留,這樣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居民也能在室外體驗冰上運動。
室外冰場現在暫時只用於冬奧社區居民體驗冰壺項目,將來會對石景山區的中小學生免費開放,只需提前預約,就能由學校組織學生來此進行體驗。此外,轄區的企業員工以及有組織的群體,只要提前預約,就可以免費開展體驗活動。轄區的居民也可以在社區日常舉辦的體驗活動中感受冰上運動帶來的樂趣。而且冰場會為前來體驗的居民提供由冬奧志願者擔任教練的現場指導,確保活動安全有序。
文化室升級
變身冬奧文化展覽室
冬奧社區的文化室通過升級改造變成了展示冬奧文化的「小展廳」,主要展出高井路社區居民的書畫和手工藝品。這些精美的蛋殼烙畫、五穀畫、雪花剪紙等展品都是由社區冬奧家庭、老年模特隊、書畫班、小朋友和社區工作者製作並捐贈的,大家通過這種形式積極參與到冬奧社區的文化建設之中。
冬奧文化展覽室內的兩處照片牆記錄了冬奧社區成立以來的點點滴滴,另一側科技感十足的VR體驗區,則可以讓居民們在此體驗到如同真實世界的滑雪場景,不出社區就能感受到雪上項目的魅力。
冬奧文化展覽室旁還有一個到2022年才會被打開的「北京2022郵局專用信箱」,居民現在可以將自己對於2022年的展望寫下來,蓋上專屬郵戳放進郵筒里,寄給未來的自己,期待那個時候,自己的願望會隨著北京冬奧會的順利舉辦一同實現。
冬奧社區聚集中外目光
小薩馬蘭奇送上祝福
冬奧社區的建設不僅將冬奧與高井路社區的居民緊密地聯繫起來,也得到了國內外許多人士的關注。日前,國際奧委會副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國際和相關國家及港澳地區冰雪體育組織負責人一行來到冬奧社區參觀,並留下了自己的簽名。小薩馬蘭奇還寫下了對冬奧社區的祝福:With best wishes and admiration for your work.(對你們的工作致以崇高的敬意,並送上我最誠摯的祝福。)這些簽名和小薩馬蘭奇的祝福語,以及此前中國花滑隊成員送給冬奧社區的簽名T恤,而今都成了冬奧文化展覽室中的「重頭戲」。
除了國際奧委會和中國花樣滑冰隊,冬奧社區還承接了國內外訪團數百次,其中包括台灣同胞訪問團、精準扶貧鄉鎮代表團等,互相交流社區的建設與發展。
廣寧街道黨工委書記楊貴寶表示,作為離北京冬奧組委最近的街道、冬奧服務保障的重點區域,廣寧街道積極踐行「奧運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打造冬奧特色鮮明、冰雪創意豐富、居民踴躍參與、運動活力十足、社區形象升級的冬奧社區,讓奧林匹克精神在社區傳播和落地。
文/北青社區報 錢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