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發文批形式主義
「我出事了!剛剛寫作時,局裡來電話,要我馬上趕進城,因為那篇文章,局長要見我。」10月15日22:45,李田田在朋友圈發布了上述文字。
李田田發朋友圈稱自己被要求連夜進城與局長見面。微信截圖
25歲的李田田是湖南省永順縣桃子溪學校的一名語文教師,也是一位童話小說作家。10月11日,她在公眾號「山花詩田」發文稱,自己疲於應對上級各類檢查,耽誤了教學。該文引起廣泛關注,當晚該文被刪除。
原文如下(上下滑動閱讀全文)
《一群正被毀掉的鄉村孩子》
寫下這篇文章時,內心是痛苦的。我已多年不寫雜文,致力於詩歌、童話小說的創作。然而最近的諸多事,促使我不得不奮筆疾書。當然,毫無權勢的我也只能用文字發發牢騷,終究是一個文人的可悲之舉。
而我,只想為那群鄉村孩子說些話,只想挽留身為教師的一絲尊嚴,只想在這個浮華的時代,保留最後的理想情懷。長話短說,願我的我真誠發言,不會把我推向黑夜;願我明天醒來,還能看見光明。
2016年9月,我被縣教育局分到這所山村學校教書。工作幾年,讓我見識到了鄉村學校的落後與不堪,體制的虛偽與浮誇之風。不止是我所在的學校,同縣的鄉村學校皆是如此。
學校極缺老師,每個人的工作量都很大,比如我教兩個班的語文兼班主任工作,抽空還得幫學校寫通訊稿。學校也無音樂或美術老師,課程單一,不及我童年。
最令我痛心而無奈的是:身為老師,我們教導學生要品行端正、誠實守信,自己卻不敢說真話,不能說真話。我們個個接受過高等教育,可我們卻成了被奴役的知識分子,小心翼翼地活著。即使心有不甘,也只能默默忍受,因為我捫的身後是一層層的上級領導,他捫誰都有權力讓一個鄉村老師丟了飯碗。
你問我說真話,會怕嗎?我也怕。有同事好心提醒我,要政治覺悟高,忍忍算了吧。可我拿著國家的工資,享受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面對那一群群信任我的學生,無法再裝模作樣地快樂工作。我讀的書,我接受的文化薰陶,使我沒法繼續當一個啞巴。
哎,反正人都是會死的,都會化為灰燼,生命何其短暫,與其忍受精神痛苦,不如痛快地活—回。
什麼是政治覺悟高?隨波逐流、迎合領導、成為形式主義的幫凶,就是覺悟高嗎?如果是,那我承認自己的平庸和目光短淺。
開學以來,學校幾乎每周都有檢查,隔兩天,我們就要帶學生大掃除。停課掃地是常有的事,我的語文課已停滯不前。有時甚至得提前兩三天掃地,掃來掃去,治標不治本,檢查一過,學生的行為習慣仍是老樣子。另外,老師還得走訪扶貧,我身上就有五戶貧困戶,得時常與他們聯繫。這不,本周末老師們又要下隊走訪,算老百姓收入,搜集整理信息,填寫各種資料。有幾次,檢查應急,我們老師不得不停課去政府加班,讓教室空堂。
我們把那400多個學生置於何地?把教育置於何地?大晚上開緊急會議,不是探討孩子教育,竟是商量如何掃地,通過檢查。說實話,學校天天掃,真有那麼髒嗎?自開學來乾旱缺水,最後得出的辦法一一讓學生用抹布一點點擦地板。學生掃地勞動,沒錯,可一天三四次,真的有必要嗎?為什麼反覆掃,衛生質量依舊不高,就沒有去思考過問題癥結嗎?可笑的是,還讓班主任沒事就去清潔區、垃圾桶多轉轉!
為什麼要把那麼多時間耗費在掃地上?因為你們要來光顧學校——所謂的上級領導。區檢、縣檢、州檢、省檢、國檢接踵而來,班主任大清早帶學生掃地,其他老師忙著準備迎檢資料,或要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類表冊。你們來了,就真的看見真實了嗎?資料造得好,就是脫貧、就是教育搞得好?
基層老師苦不堪言,加班至深夜兩三點,還有多少精力奉獻給學生?若我們不服從,若扶貧出了紕漏,沒及時記住貧困戶的收入信息,就要處分我們。可是,我們老師真的錯了嗎?我們是教書育人的知識分子,肩負著祖國的未來,為何要淪落成杈勢的工具?為何不能讓我們安心地教育、施展各自的所學專長?
鄉下校長也是無奈的,而今又有幾個校長,能有時間關心學校的教育發展?衛生搞好了,資料完善了,扶貧到位了,年終學校等級不落後,就是皆大歡喜了。
可那麼多孩子,多是留守兒童,他們的教育還停留在十幾年前,他們已輸在了起跑線上!一級級的領導馬不停蹄地光顧學校,你們的到來,真的有益於學校嗎?你們來了,以高姿態提點意見,無非是加重了基層的形式主義工作。你們所謂的檢查,又真的有效嗎?你們的光臨,反而害了孩子,讓他們學會了在權勢面前低頭、要弄虛作假。
我認為需要反思的不是我們基層老師,我們兢兢戰戰地工作,像保姆一樣守著這群留守孩子。需要反思的是你們上級領導,不如多為學校做些實事吧!
如果你們是覺者,我尊敬你們,向你們學習;如果你們是魔鬼,我將鑑別你們,棄你們而去。
此刻,窗外下著暴雨,鄉村的夜晚漆黑一片。希望一位普通的鄉村老師、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今夜沒有得罪任何人。
明天,我們又要為下周的檢查做準備。明天,我們哪怕停課,也要大掃除、清理衛生死角。明天,哪怕我們心有不甘,也要下隊走訪,清算老百姓的收入,填寫扶貧資料。明天,誰來真正關心那群孩子的教育?
但願我們這樣活著,不是浪費生命,褻瀆靈魂,是有意義的!但願我,不會因為社會的現實,而變得麻木不仁!
李田田所工作的桃子溪學校是一所九年制學校,地處永順、桑植、永定三縣區交界處,李田田自2016年9月起進入該校工作至今。
文章說,學校極缺老師,每個人的工作量都很大,「開學以來,學校幾乎每周都有檢查,隔兩天就要帶學生大掃除。停課掃地是常有的事,我的語文課已停滯不前。有時甚至得提前兩三天掃地,掃來掃去,治標不治本,檢查一過,學生的行為習慣仍是老樣子。」
文章稱,老師還得走訪扶貧,算老百姓收入,搜集整理信息,填寫各種資料。有幾次,檢查應急,老師不得不停課去政府加班,讓教室空堂。
「我拿著國家的工作,享受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面對那一群信任我的學生,無法再裝模作樣地快樂工作。我讀的書,我接受的文化薰陶,使我沒法繼續當一個啞巴。」對於寫文章的初衷,李田田在文章里這樣描述。
發文後被要求深夜進城說明情況
10月15日晚,正在學校宿舍寫作的李田田接到了姑爺、永順縣教育局人事股肖股長的電話,要她連夜進城面見局長。
隨後,李田田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消息,「從鄉下到城裡,要一兩個小時,局裡說安排了一個有車的同事,馬上送我進城。現在都半夜了,我很惶恐!」
李田田解釋:「如果事情不大,不會半夜三更,叫我一個女孩子馬上進城。我所在的地方是很偏遠的山旮旯。我身後毫無背景,寫文初意,也不是跟誰作對。我此刻很害怕,一直在流淚,只能求助網友幫忙。」
當晚,上游新聞記者跟李田田通話時,她的聲音有些顫抖,近乎抽泣。她說,自己半夜一個人不想進城,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我全身都在發抖。」
「這麼晚了,下暴雨,我不想去。」李田田說,文章發布以後,學校同事都不想和自己有什麼牽連。
李田田在深夜接到進城的消息後表示很惶恐。微信截圖
15日晚,記者撥通了李田田姑爺肖先生的電話,他證實了自己被安排叫李田田進城的消息。
「上面的領導要求我們了解清楚情況,明天早晨要彙報。我們不是很清楚具體情況,也沒辦法連夜寫出彙報材料,所以就叫她到教育局來說明情況。」肖股長說,此前教育局安排工作人員去過一次學校了解情況,但有些細節了解得還不夠。文章造成了不良影響,有些細節還需要進一步核實,對於文章中反映出的問題該怎麼處理怎麼處理。
「她說不來就不來唄,現在也沒辦法。抽時間我們再到學校去了解情況。」肖股長說。
16日上午,李田田在微信發布消息:16日凌晨零點左右,領導親戚和一同事推開我宿舍門,把我從床上喊起來,大意是針對我文章,縣裡給予一一答覆,直到我滿意簽字,承認自己的目光片面與言辭過激。李田田拒絕了簽字。
李田田說,「他們到學校來過兩次,按照他們的要求,叫我刪,我也刪了。我本來也不是寫雜文的。」「這就是很自然的寫作,不針對任何人。」李田田說。
「沒有沒有沒有,不是那麼回事。」對於是不是要求李田田連夜進城,16日上午,永順縣教育局局長潘清海如是回應上游新聞記者,「她不是發了一篇文章嘛,是她親姑爺關心她,想了解一下這個情況。」
潘清海介紹,姑爺從小關心李田田,但是沒有叫她連夜到縣城,又怕她出事,肖股長連夜到學校去看望了她,「縣裡網信辦正在了解情況。」
州領導表態:所寫的利於社會發展,沒有做錯
李田田稱「沒事了」
「今天湘西州委領導和我見面,說我沒有做錯,我說的是實情,我沒事了。」10月16日下午,湖南湘西州永順縣桃子溪學校女教師李田田告訴上游新聞,自己接下來將繼續安心創作童話小說。
李田田。受訪者供圖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的最新情況是:16日上午,湘西州委領導帶隊前往永順縣調研,並來到桃子溪學校實地了解情況。
李田田對記者說,湘西州委領導來學校,校長也說她寫的是實情。州委領導還去了其他學校核查,「他對我說,會整頓永順鄉村教育現狀,少些形式檢查,減少老師的任務,不能以權給老師施壓。」
李田田介紹,州委領導批評了教體局局長不應以姑父關心為由,讓她半夜趕進城,這與是不是親戚無關,「州委領導還保證:讓局領導撤銷讓我簽字一事,不准他們再找我;並承諾,局裡不會為難我或今後的發展。若有任何刁難,找他本人。」
李田田發朋友圈感謝所有關心她的朋友們。微信截圖
李田田說,州委領導鼓勵她繼續創作,說她很有情懷,所寫的利於社會發展,沒有做錯。在此,她謝謝所有關心她的朋友們。
在與州委領導談話結束後,李田田發了一條朋友圈:「今後,只想好好教書,致力於童話小說的創作。我沒玩微博,還請你們告知媒體:我沒事了。」
「感謝州委領導的理性對待、公平處理。」李田田說。
頻繁迎檢幾時休?教師減負如何落地?
「李田田事件」看起來暫時得到了「圓滿」解決,但我們不禁要深思,李田田文章中提到的「頻繁迎檢」「形式主義」等問題何時才能得到解決?誠然,文章確實有些情緒化,但湘西州委領導到學校了解情況,校長也說她寫的是實情。
在今年1月18日召開的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強調,今年要下大力氣為教師減負, 要把教師從「 表叔」「 表哥」中解脫出來,要全面清理和規範進學校的各類檢查、考核、評比活動,把時間和精力還給教師。 在教育部一再強調為教師減負的背景下,「形式檢查」情況仍如此嚴重,為教師減負如何落到實處?
當前老師抱怨最多的,不是教學性事務,而是社會性事務負擔。 而從學校與教師承擔的諸多社會性事務來看,其來源主體均為政府行政部門,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因此, 要從源頭上把關,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梳理當前學校教育中出現的各類檢查、評比與考核活動,在明晰學校教育基本職責範圍的基礎之上,明確把不相關的社會性事務活動從學校教育中清理出去。
教育行政部門自身也要積極統籌各處室部門的檢查、評比與考核活動,依據有利於學生成長、教師教學與學校發展的標準,能精簡的精簡,該整合的整合,,及時清理重複性、低效性的各類表格、評比與考核活動。
李田田老師在文章中提到,對形式檢查「即使心有不甘,也只能默默忍受,因為我捫的身後是一層層的上級領導」,「校長也無奈」。學校是教師減負的直接責任主體。之所以當前學校不敢對諸多來自於外部的社會性事務拒絕,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學校辦學自主權的缺失或不足。
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落實學校的法人主體地位,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讓學校可以依據自身發展的實際狀況,針對外源性的教師負擔有所取捨,對利於學校發展與學生成長的,順理成章地借勢轉化為學校發展的資源,對不利於學校發展的社會性事務活動,則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對於校內的教導處、德育處、學生處等諸多部門的檢查、 評比、總結與考核活動,要基於考慮教師工作的實際情況,統籌考慮,精簡整合,真正利於教師的專業成 長與學生的健康發展。
要將教師減負工作落在實處, 還要強化監督問責。要積極監督各級政府部門與學校是否將教師負擔目錄清單制度認真執行,要通過定期調研與基層學校反饋,了解教師負擔狀況。對於妨礙教師正常工作的各類檢查評比活動必須零容忍,加大對相關主體的問責力度,重振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氣,保障教 師正常的教育教學權益,讓老師安心執教。
要建立協同推進機制,要加強政府、學校、社會與 教師等諸多主體的攜手合作。政府部門要嚴控下放到學校的各類通知、文件、方案權限,在開展相關進校 園活動時,要尊重學校教育規律,主動傾聽學校的意見,,不主動增加學校與教師負擔;學校管理要轉變觀念,整合校內各條線的通知與任務下發,因校施策,切實減負。
《教育家》雜誌2019年3月刊推出「為教師減負」專題報道,歡迎訂閱雜誌。
— END —
來源|綜合上游新聞(記者肖鵬)、《教育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