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的象徵之一,中山橋旁的公園因有白塔而得名,登高可俯瞰全城

2020-12-28     郝地瓜Cynthia

原標題:蘭州的象徵之一,中山橋旁的公園因有白塔而得名,登高可俯瞰全城

蘭州這座黃河唯一流經過的省會城市,中山橋是黃河第一座橋樑,如果想要登高,看到這座橋樑的全貌和黃河的樣子,那麼最好的選擇便是中山橋旁邊的白塔山公園。

白塔山公園就位於黃河的北岸,這裡因為山頭上有一座元代的白塔而得名為白塔山,登上山頂不僅可以看到中山橋的面貌,也可以俯瞰整個蘭州市的樣子,這座白塔與這座鐵橋已經成為了蘭州市的象徵。

這座白塔建造於元代,是為了紀念去蒙古拜見成吉思汗,但是卻在蘭州病故的一位西藏迪迦派喇嘛而建造的,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原建築已經被毀,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白塔是明景泰年間,由鎮守在甘肅的劉永盛重新建造。

到了清康熙54年,這裡開始擴建,改名為慈恩寺,但是在百姓心中,這裡仍是白塔寺。直到1958年,這裡變成了公園,成為了蘭州市人民周末登高聚集休閒的好去處,也是很多外地遊客來遊玩的地方,更是俯瞰整個黃河最佳的場所。

白塔山公園是不收門票的,走過中山橋,經過天橋便來到了白塔山下。到達白塔山點的方式有兩種,第1種便是從山腳慢慢的爬到山頂,這座山不高,但是蘭州是1500多米的海拔,會讓初到蘭州的人有點輕微高反,第2種便是乘坐黃河索道直達山頂。

來的公園的這天黃河索道正在維修期,所以只能一步步的從山腳往上爬,從山腳到山頂,其中還有很多的景點可以慢慢觀看,其中最多的便是巨大的牌坊和寺廟。

在門口的匾額上刻著九曲安瀾4個大字,大門的顏色非常的絢麗,給人一種歷史的感覺。經過大門爬上幾級台階,又來到了一個牌坊,牌坊背後有一座金城攬勝圖,雖然這座浮雕牆建造於2012年,但是這幅圖的內容卻是清代光緒的金城攬勝圖。它呈現的是晚清的蘭州城、黃河以及白塔山的景觀。

繼續拾級而上,來到了泰天地的牌坊面前,它顯示的是明清白塔山建築群布局的奇特,山頂建造代表地的地藏寺,山下建造代表天的玉皇閣,這樣山的布局就是易經中泰卦的卦象,這樣的布局真的是感嘆一下古人的智慧。

我們看到的這些牌坊都不是古建築,沿著三排東側的盤山小道上來,出現了這個鳳林香裊的牌坊,,這是清乾隆56年建造,號稱白塔山第一牌坊,而匾額上的字則是由當地的舉人所寫。

與這座牌坊相鄰的便是法雨寺,這是曾經的羅漢殿,它是一座一進兩院的古建築,建造於清光緒十年,光緒時重修。這座寺廟不大一眼便可以看完,這是一座比丘尼寺,很多人都會登高來這裡拜祭,因此這裡香火非常旺盛。

沿著法雨寺後的台階向上便來到了白塔寺,曾經的白塔在元末明初的戰亂中被毀掉了,如今看到的是明景泰7年重建的白塔,而且這座塔建成之後,經歷了幾次強烈的地震,卻仍屹立未動,不得不又一次感嘆古人的智慧。

在這座寺廟中還有白塔山的鎮山三寶,那邊是象皮鼓,青銅鐘和紫荊樹,象皮鼓和青銅鐘都在寺院裡可見到,但是紫荊樹已經枯死。橡皮鼓是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時候所贈送的,只不過在寺院的是仿製品,但是青銅鐘卻是真品,它是清康熙年間鑄造的。

站在山頂眺望整個城市,白塔山山高林密,層巒疊嶂,景色非常的秀麗,這裡也是蘭州避暑納涼的好去處。周末的時候找個時間,慢慢悠悠地登上來看一看這蘭州城的面貌,或者相約幾個朋友,大家一起登高,散散步,聊聊天,也是一種團聚的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VdnqHYBur8RWXSA5r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