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意(翼),你的作品是需要名字的

2020-09-14   高達

原標題:鋼意(翼),你的作品是需要名字的

作者:貓哥模型製作

有一個相對原始一點點的概念是一直想和大家聊聊的,我們做模型最終要得到的是什麼?往低處說可能就是一種娛樂活動,再往高處說可以上升到哲學層面的精神寄託和自我實現。

今天也就借著作者的自述,說說iN自己的想法。當然了,這個所謂的自己的想法其實iN在很長很長的時間內也是特模糊的。做模型這件事iN是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了,斷斷續續做到現在也就很有年頭了。說實話,「為什麼要做模型」這件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伴著模型越做越多也就有了各種不同的心境。

說一個iN讓很多人髮指的事情吧,當iN的模型櫃快滿了的時候,會挑出一些模型,直接弄碎了扔掉。這件事其實很多特別親近的朋友都知道,有的朋友甚至在詬病iN的這個習慣。甚至最近一兩個月還有朋友和iN說最受不了別人毀掉模型的事情,但真的忘了是誰說的了。實際上iN就是為了騰地方,再深一點的事情就是給「新歡」獲取更多的空間。反正做過的模型還是可以再做出來的,況且一些模型上的缺陷和遺憾擺在柜子里也是一種會讓人很彆扭的情緒來源。

做而不留其實就是喜歡製作本身的過程,並不會覺得哪個模型作品是代表iN的,畢竟很多事情是在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能給自己帶來一些挑戰的事情往往在於其過程。但這就僅僅是iN自己的觀點而已。並不值得推廣,也沒有什麼可以借鑑的必要性。算是一個惡趣味。

但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說,每個人做模型的目的到底是啥?其實每個人自己都不一定能說的清楚。

給作品起名字則是目的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每個作者投稿,往往會有幾個不同的投稿模式:有的人直接會寫「標題:MG(RG、HG) 獨角獸(或者其他什麼機體) 直做(分色、輕陰影、魔改)」;也有的人會寫「殘陽如血 狂狼再現」這類的標題,其實都代表了不同的作者對模型作品不同的心境。

這裡iN就會很好奇一點,這些名字,尤其是頗有意境的名字到底是在做模型之前起的,還是做好模型之後才起的,抑或是為了投稿臨時起了一個名字……這其實就是作者做模型的目的性的一個體現。

iN一直以來都告訴大家模型是一種藝術作品,但和其他門類的藝術作品不同的是,大多數模型作品其實是沒有名字的。不像拍電影,在電影拍攝籌備階段,往往電影的名字首先出現了,很少出現拍攝《尋秦記》拍著半截名字改成了《霸王項羽》,最後公映的時候觀眾們見到的電影名字是《大秦帝國》。

意思大家能理解嗎吧?

但做模型不同,往往大家製作了一個「強襲自由」,最終這個作品還叫「強襲自由」。大概80-90%的作品都是這樣的。其實大家一直沒有想給要製作的作品提前起個名字。於是大部分的情況下模型就按照說明書的流程一路走下來,這樣模型很可能就是一個模型,我們在上面所能寄託的思緒和情感其實是不存在的,這樣很難成為「藝術品」。

做沒有提前起好名字的模型,其實是很多人創意和製作上的一個瓶頸,因為你並沒有一個很具體和形象的目標,製作模型的過程也就有點「出師無名」了。

所以,是不是我們在製作模型之前,給模型起個名字呢?

看今天的作者作品吧……

作者自述:

很奇怪從10年前正式踏入模型圈第一次給自己作品起名字,這次的作品叫《鋼意(翼)》說來坎坷自己的老模翻新重做,89年前素組好的可真的算是老模了,拆解過程你會發現塑料的氧化和當年製作時不注意留下的暗傷隱裂這一刻都爆發了。

在這次製作自己這台萬代MG卡版飛翼高達時就有想過,起了一個名字就想通過這個名字傾訴點什麼,剛好平台可以投稿這種帶文章的,那我就說說這個名字對我的意義,首先給自己作品起名我從來沒想過太幼稚,它本身就被賦予一個名字來到你身邊你再給它二次起名…………有沒有一種通過你的手實現再造的藝術感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堅持,創作對於我這種沒什麼文化從未被藝術薰陶過的工人階層家庭來說,模型製作上的創作顯得格格不入,而就是這樣這次的起名才真的有了很大的意義,名字應該是『鋼翼』通過吧飛翼高達的翅膀改色成金屬色鋼色而來,但是我也想去表達一種自己的東西所以這裡是『鋼意』就是字面意思『鋼鐵般的意志』認識我的都知道我已經在這個圈子很久很久了不溫不熱的,智商情商像個鐵憨憨,我也從來沒放棄過看似和我並不合適的創作,自己的愛好自己的選擇自己堅持不放棄,要有鋼鐵般的意志走下去,兒時夢想愛好成為現在的事業成為今後努力的方向,這就是我的《鋼意(翼)》。

感謝在我這裡代工過的每個客人,通過你們我實現了泡麵自主自由化,也感謝向我投來讚美的模友們,還有感謝一直給我們提供平台的《高達模型製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