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睡這兩種「覺」的孩子,影響自身的發育,越睡越不健康!

2021-04-02     木蓮媽媽

原標題:習慣睡這兩種「覺」的孩子,影響自身的發育,越睡越不健康!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睡眠,是人類不可缺少的一種生理現象。人的一生中,睡眠占據了1/3的時間,而睡眠質量的好壞,也與人體健康與否存在著密切的關係。

尤其是處於身體發育階段的小孩子,良好的睡眠對於身高發育和大腦發育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睡得好,並不代表睡得長,更重要的是睡眠質量

案例

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困」季節,在春季,很多人每天都無精打采,無時無刻不在犯困。

鄰居家孩子俊俊就是,每天早晨上學都起不來,即使是起來也是睡眼惺忪,為此,俊俊媽覺得孩子是缺覺,於是趁著周末休息的時候,總是會讓俊俊晚起,甚至一睡睡到大中午。

但即使是這樣補覺,俊俊非但沒有變得精神,反而是越來越迷糊,甚至在課堂上都睡了起來。為此俊俊媽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孩子竟然是「睡多了」。

為什麼會有「越睡越困」的現象?

和俊俊媽一樣,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睡不醒,都是因為「睡的時間不夠」造成,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國外的科學家早已經證實:人類的睡眠時間是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縮短的,而且睡眠時間的縮短並不會影響自身的健康,主要還是要看自己的生活習慣。

那些通過睡眠休息,醒來之後體力充沛、精神抖擻的睡眠都可以說成是一個好的睡眠。

這兩種「覺」別讓孩子睡,越睡越不健康

正常來說,睡眠是可以緩解人體的疲勞感,但如果睡覺之後反而更疲勞,那就說明睡眠的方式不對,尤其是這兩種「覺」,家長別讓孩子睡。

1)回籠覺

很多人都有睡「回籠覺」的習慣,早上明明已經睡醒了,但是就是不起來,躺在床上很快又再次進入到睡眠狀態,甚至有時候是起來吃完早飯,又重新鑽回被窩。

這樣的情況不僅是大人,很多孩子在放假期間也是如此。但這樣的睡眠方式真的好嗎?

睡「回籠覺」在很大程度上會彌補前一晚的睡眠,比如像晚上沒睡好,早上睡一個「回籠覺」好好補一補。

相比之下,睡「回籠覺」的危害更大,會打亂原本正常的休息時間,使大腦的生物鐘變得紊亂,就像早上清醒過來的時候,大腦已經開始運轉了,而再次進入到睡眠狀態,醒來之後反而更容易疲憊,進而讓孩子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力變差等問題。

而且,「回籠覺」睡得時間過長,反而會導致白天睡得多,晚上自然就很難睡得著了,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2)懶覺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合理的睡眠時間在8-9個小時,如果睡得時間過多,孩子起床後會表現得無精打采,反應遲鈍,就連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也會明顯下降。

因此,並非是睡得時間過長,就越利於身體發育,睡懶覺不僅讓人看上去很懶惰,對身體也是沒有好處的。

家長如何預防孩子睡「懶覺」?

1. 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家長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尤其是前一天晚上,要督促孩子早睡,只有早睡才能做到早起。

2. 降低孩子再次上床睡覺的慾望

為了防止孩子再次回到床上二次睡覺,家長們可以在孩子起床後就把床鋪收拾好,被子疊好,降低孩子再次上床睡覺的慾望。

3. 多和孩子互動

早起吃完晨飯後,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出去運動,不要讓孩子總膩在家裡,避免孩子因為無聊而想睡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Pf7k3gB9wjdwRpva-t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