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營運車觀察家》微信公眾號,每天獲取最及時最熱點的行業資訊。
9月18日,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台
在武漢正式上線
用戶可使用「同時呼叫」功能
一鍵呼叫包括滴滴平台和「東風出行」的車輛
該服務目前還處於試運營階段
本月底之前武漢用戶將逐步可以使用
對比叫車的價格來看
優享完敗
快車也無優勢可言
之前,滴滴已在成都接入「秒走打車」
在廣州接入「如祺出行」
隨著「東風出行」的正式接入
滴滴的網約車開放平台逐步崛起
平台與車企的合作進一步深化
今年,網約車市場的格局和生態
發生重大變化
美團全面上線「聚合模式」
高德「一鍵全網叫車」
已接入享道出行、T3出行等近40家出行企業
而作為頭部企業,滴滴搭建開放平台
一方面是勢所必然
另一方面,其實也是早有規劃
去年4月24日,滴滴就與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
共同成立了洪流聯盟
(從左至右:滴滴出行總裁柳青;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興亞;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
滴滴有技術和運營能力
規則也相對完善
同時日均單量在2400萬單,流量巨大
可以提高車企的車輛活躍度
控制運營成本
而車企接入網約車開放平台
則為滴滴帶來規模化的新生車輛和運力
雙方合作無疑是共贏的
但對廣大網約車司機來說
特別是專職雙證司機
由於一車一平台的限制
在運力飽和的情況下
訂單被各方分流後
生存的難度反而可能變大了
司機一方面賺錢越來越難
一方面營運成本居高不下
今後在激烈的競爭中
不知有多少人無奈成為「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