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聊一聊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裡種西瓜

2019-12-15     進藏全攻略

沙漠,降水少,空氣乾燥,有時還會出現揚沙、沙塵暴等惡劣天氣,相信這是大多數人對沙漠的理解。大家也知道,我國沙漠的面積非常廣闊,比如最有名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等,並且由於近期環境惡化,沙塵問題一直困擾著在西北方居住的人們。為了解決沙塵,減少荒地面積,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努力的尋找著解決辦法,但長期以來都沒有一個很好的治理方案,附近依然沙塵肆虐,寸草不生。但就在這種環境下,離新疆庫爾勒市500公里的塔克拉瑪干腹地,有人種起了西瓜。

塔克拉瑪干沙漠

這聽起來確實有些不可思議,但確實做到了,他們就是塔里木油田的石油工人,這就讓人更不解了,不是科學家而是一群石油工人,就能在沙漠裡種西瓜,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又為什麼要在沙漠裡種呢?

油田工作站

先來說說他們是怎麼做的,大家都知道塔克拉瑪干是流動沙漠,沙子非常細,風一吹就跑,甚至沙丘都會跟著移動,所以石油工人得從附近的縣城運土壤,「後來土壤運輸成本太高了,就直接種在沙子裡了」,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沙子可以用水保持濕度相對固定住,再從附近的縣城運種子和肥料,就可以讓西瓜成長了。

在沙漠中種植

那水又是從哪來呢?沙漠中其實是有地下水的,一般都是雪山融化滲入的地下,挖幾米就可以看見,但地下水礦化度偏高,不能用來灌溉莊家。石油工人就通過聯合站將地下水進行淡化處理,再用管道引到田地里,這樣就保證了水的供給問題。最頭疼的就是養護了,由於早晚溫差大,水分蒸發量又大,但種子既需要恆溫又不能缺水,這些問題並沒有難倒石油工人,他們用塑料薄膜把種子一排排包裹好,既保證了種子生長所需的溫度,又減少了水分流失。在這群「石油農夫」的精心打理下,西瓜每年個頭雖然不大,但口感還不錯。

養護農田

成熟的西瓜

他們又為什麼要種西瓜呢?其實,石油工人在沙漠嘗試種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0年。當時他們選擇了離塔里木河80多公里的一小塊地作為試驗田,將土地固化,然後收集人畜糞便用來改良土壤,最後用日常生活用過的剩水進行澆灌,反覆試驗,最終結出了西紅柿。20多年過去了,儘管現在的自然條件依然惡劣,一些秧苗的成活率也還只有30%,但是種植農田已經融入到了石油員工的文化血脈中。最初的試驗田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塊塊的耕地,在死亡之海中出現了一片綠洲。這裡不僅是石油工人休閒的地方,更是他們精神的家園,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了一片片綠地,尤其是到了夏天,這裡既有綠樹也有池塘野鴨,沙漠中特有的塔里木兔也在田地中奔跑,正如油田工作站站長所說的:「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大家,雖然身處沙漠,但是我們的生活還是有樂趣有希望的」。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塔里木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JTwCW8BMH2_cNUgnt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