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帶孩子,還是讓老人幫忙帶孩子?怎麼選都是錯?

2019-09-06     慢慢早教

跟一個寶媽聊天,孩子奶奶來北京幫忙帶孩子,一說起老人帶孩子這件事,她就唉聲嘆氣,有說不盡的無奈。

「奶奶每天都吼孩子,不讓孩子干這個,也不讓孩子干那個。」

「她總是覺得我們管教孩子的方式不對,一定要我們按照她的方式來。孩子不舒服,還沒查明什麼原因呢,馬上給孩子吃藥。還總是讓孩子看電視,說孩子喜歡。」

「奶奶還特別敏感,有時我們一句不經意的話就會惹到她,她會說後半輩子不好過了。」

……

老人是帶孩子的主力軍,卻常常出力不討好

調查顯示,我國2歲半以前的兒童中,主要由老人照顧的比例達到60%-70%,3歲以後占40%,老人成為帶孩子的「主力軍」。

很多人說,老人沒有義務幫子女帶孩子。如果帶,那是額外加分。如果不帶,子女也不能說什麼。說得很在理,但是現實情況卻沒有這麼簡單。

一個朋友說,他們必須要老人來帶孩子。原因是:一、她跟老公只能靠每月的工資生活,沒有其他的經濟來源。經濟壓力大,她不能辭職。二、他們倆工作地點離家比較遠,工作也比較忙。三、他們不放心保姆帶孩子。

國外一個媽媽帶好幾個孩子,但是國內產假短,也沒有特別成熟的幼兒託管,虐童事件頻發,不得不依靠老人。

老人跟子女住在一起幫忙帶孩子,給年輕一輩省去了不少後顧之憂,子女可以安心工作,還可以照常享受二人世界。老人也比年輕一代更耐心,更有責任感。但日久天長,也會有許多摩擦。

首先,兩輩人育兒的方式和理念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比如孩子發燒,現在的父母會先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老人則習慣趕緊送孩子去醫院打針。老人總怕孩子凍著,會給孩子穿很多衣服。父母一般都給孩子穿紙尿褲,老人卻覺得穿紙尿褲把孩子捂壞了,要給孩子把尿。這些矛盾積累多了,會形成兩代人之間的隔閡。

其次,老人會比較驕縱孩子。孩子不吃飯,老人會追著喂。孩子想吃零食,老人馬上買。孩子想看電視,老人也會滿足。孩子一哭,老人什麼都給。孩子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難獨立。

第三,老人體力有限,讓他們帶孩子太累了。兩三歲孩子就開始上躥下跳了,老人很難跟得上孩子的速度,會訓斥孩子的運動行為。

很多老人,犧牲了自己的老年生活,來帶自己的孫輩,精心做輔食,講求營養搭配,帶孩子出去玩,給孩子讀書,還擔心子女埋怨自己沒帶好孩子,身心俱疲。近幾年有不少老人被孫輩套牢抑鬱跳樓的新聞。

自己帶孩子,卻處處受限

前些天,青年作家沈書枝發了一條微博,說無論如何要自己帶孩子,不讓任何一方的老人幫帶,也不跟任何一方的老人同住超過一個月,不少網友點贊。

自己帶孩子自然避免了兩代人教育理念分歧產生的矛盾,老人也可以安享晚年,還有一些優點:

第一:父母比較注重早期教育,不會太驕縱孩子,孩子更獨立。對孩子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各種能力的發展動力和需求,比如語言、攀爬、協調能力、大運動、精細動作會比較上心。

第二:育兒觀念統一,孩子性格更乖巧。自己帶孩子,父母協商一致,原則性問題一致口徑,孩子的規則意識會更強,更乖巧懂事。

第三:培養更好的親子關係,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和信任感會比較強。在生命最初的幾年裡,父母的養育、陪伴方式以及周圍的環境,是塑造寶寶大腦的關鍵,並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良好的親子關係,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第四:體力和精力比老人好。父母可以帶孩子游泳、打球、爬山、不僅有助於孩子運動習慣的養成,還能鍛鍊孩子的意志力。

然而,自己帶孩子的限制也顯而易見。

現在一個家庭裡帶孩子的主力是媽媽,如果媽媽要自己帶孩子,工作上就很難盡心盡力,不少媽媽放棄了工作,選擇了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家庭的經濟壓力也比較大。

如果媽媽一個人帶孩子,沒有相應的幫助,會很疲憊,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陪孩子玩,有時候忙得飯都吃不上,容易情緒崩潰。

選擇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

自己帶孩子,還是讓老人幫忙帶孩子?無論做出哪一種選擇,都沒有對錯,只有合不合適。

有能力就自己帶,沒有能力需要老人幫忙,那就少與老人爭執,抓大放小,有些不開心自己消化,不要過分敏感。一個朋友說自己家是姥姥姥爺幫忙帶孩子,給兩位老人在同小區租了房子,讓老人有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家裡的一些事情也儘量讓姥姥作主,不跟姥姥起衝突。相處多年,還算比較融洽。

甘蔗沒有兩頭甜,不可能一方面求老人幫忙,另一方面還要求老人完全安全按照你的方式養育。對待老人帶孩子不科學的地方,可以花時間跟老人交流。比如不要追著喂孩子,不要老給孩子吃零食喝飲料看電視等問題,耐心地與老人溝通,老人也會接受。

父母要多花時間跟孩子相處,晚上和周末自己帶孩子,讓老人休息,也可以培養與孩子的親子關係。隔代教育的問題,多數來自孩子父母的投入不夠。

無論如何,老人為我們操勞了一輩子,我們要尊重並感謝他們。孩子是我們自己的孩子,我們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問題的核心也許並不是孩子誰來帶,而是教育方法對不對,有沒有把愛傳遞給下一代。你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Ip8DG0BJleJMoPMV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