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小學的有福了,新一年級學生入學指南,請收好

2019-08-17     每天好習慣

你家今年有要小學的孩子嗎?如果有,那恭喜你看到這篇文章;如果沒有,那你早晚也能用得上。

家有今年上小學的父母,心情肯定比孩子更緊張,更期待;當初那么小的孩子,轉眼間就要開始上小學了,心裡五味雜陳。

怕他不適應,怕他學習差,怕他坐不住等等一系列問題,都在困擾你。

其實,弄明白這幾個問題,你就能理性地對待孩子上學這件事了。

1、小學一年級的核心是什麼?

2、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3、家長在開學前,能幫孩子做什麼。

小學的核心並不是成績

如果孩子一上小學,你就期待著他每次考試能拿好成績,成績名列前茅,那就錯了。

學習時間至少12年,成績早晚能趕上,但是基礎沒打好,就真的會差。

所以,小學一年級的核心在於培養時間管理能力,好的學習習慣和愛上學習。

會時間管理的孩子,能夠有效合理地安排學習和生活,該學習時,高效率地學習;該玩的時間就玩,分得清主次。

學習中有一種馬太效應,學得快的孩子,越來越輕鬆,有時間安排別的事;學得慢的孩子,越來越慢,越來越吃力。

這就是時間管理的問題,能影響效率,進而影響成績。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和效率。

陶行知說,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

由此可見,習慣對孩子的影響,不僅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更加要有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重習慣,初中重態度,高中重能力。

如果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到了初高中就很難跟上去,沒有後勁。

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重中之重,不可忽視。

一年級是孩子真正接觸學習的第一年,所以他對於學習的感受很重要。

如果他覺得學習很苦,那他以後很難學習好;如果他的感受是豐富多彩的,愛上了學校,和同學相處友好,他會學習的更輕鬆。

都說第一印象很重要,一年級就是孩子對於學習的第一印象,所以要努力讓孩子感受學習的快樂,而不是苦和累。

如此他才能快樂地學習下去,所以,想著給孩子報補習班的家長就此打住哈,不要破壞他的興趣。

明白這三點核心要求後,家長就知道主次矛盾,抓大放小,有的放矢,在一年級給孩子打好基礎。

基礎打好了,高樓大廈就不遠了。

幼升小,孩子的問題是這些

幼升小,對於孩子來說,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切都是未知的,他們能力不夠,自然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1、雙重心理

在幼兒園畢業前,老師會跟他們說,要上小學了,以後要認真聽講啥的,給他們打個預防針。

然後家長又重複老師說的話,結果導致他們雙重心理,既期待又害怕。

他們渴望長大,成為小學生,但是又有未知的害怕,因為家長總是跟他們灌輸,老師很嚴格,不能遲到,要寫作業等思想。

這就是他們心理的來源。

2、早上起不來,常遲到

幼兒園時期,習慣了爸媽的催促,自然到了小學初期改不了。

然後老師要求嚴格,遲到就會挨罵,讓孩子沮喪。

而早起就是他們需要克服的第一個問題。

3、注意力不集中,適應能力差

大多數孩子在前一段時間都會不適應,反應遲鈍,就是適應能力差的表現,由此也會導致成績差。

還有的孩子不寫作業,或者拖拉,甚至是發脾氣。

最常見還有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一節課坐45分鐘,對他們來講需要時間來適應。

4、與同學的相處問題

換了一個學校,換了一批同學,難免心裡會有點牴觸,尤其是對同學。

不敢跟同學說話,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東西,有警戒心等等。

出現以上的問題,需要家長的耐心,做好心理疏導,陪孩子一起度過一年級就可以了。

孩子升小學,家長也要出力

上學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在孩子升小學時,家長該出的力一點也不能少。

培養時間觀念

孩子有了時間觀念,就能做到有效的時間管理。

在孩子上學前,教孩子認時間,並讓他知道一分鐘內能幹多少事,半小時、一小時能幹多少事。

如此等孩子上學後,就能控制時間,安排作業了。

提前培養孩子作息規律

定好鬧鐘,要求孩子每天早上7點起床,自己刷牙、洗臉、穿衣服。

晚上規定幾點睡覺,到點了,關燈睡覺,家長也要回自己房間,孩子就會跟著做,不會拖拉。

做好心理預設

給孩子講講上小學的好處,讓他消除緊張感。

可以告訴他,上了小學就可以認識更多的字,逛超市時就能自己選禮物;能交到更多的新同學,可以一起上下課等。

你給他什麼樣的預設,他就會以什麼樣的心態迎接即將到來的小學。

讓孩子挑選書包、筆

儀式感可以增加孩子的期待和幸福感,可別小看這個動作。

他自己挑選的書包、筆等,自然會認真對待,也顯得他自己對學習的期待。

告訴他入學的注意事項

有一些細節東西還是要提前告訴孩子的,以免遭到老師的責罵,孩子惶恐。

例如告訴孩子上課不能講話,不能隨意走動,不能說髒話等。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家長不僅要做好準備,孩子更要有心理準備,才能輕鬆應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IBOsmwBvvf6VcSZnX_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