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寵書帖4種,細看確得王羲之蕭散,這才叫經典

2020-02-05   書法密碼

​王寵,初字履仁,後改字履吉,號雅宜山人,人稱「王雅宜」。長洲(今蘇州吳縣)人。他是一個極有才氣的書家,可惜一生仕途不佳,八次應試,皆不第,僅以邑緒生被貢入南京國子監成為一名太學生,世稱「王貢士」、「王太學」,享年僅四十歲。


他一生用心詩文書畫,兼擅篆刻,放意山水,才高志遠,於諸方面都取得了較高成就,與祝允明、文徵明並稱於世。其中尤以書法最為知著,他諸體皆能,以小楷、行、草最為擅長,取法魏晉,浸淫於鍾、王,道正功深,書風趨於端莊古雅,在吳門諸子中,他的書法之趣味尤高,這原因就是他心不降唐宋以下,手熟於法度之內,他的筆下無狂怪之病,點畫、結體皆有來處,心境曠達而使字勢開闊正大,無瑣小習氣。


他的小楷取法鍾繇,沖和於二王而於古雅中見清淡;草、行法《十七帖》、《聖教序》等而形神兼備。


在書法史上學王右軍傑出者米芾、趙孟俯之外就數他和王鐸,而且各有所長;米得王之迅疾,趙得王之端正,王鐸得王之雄厚,王寵得王之蕭散。就氣韻言,王寵為上,惜乎其早逝,未能含和圓融,更進一步。


一、王寵行草《玄墓之行帖》



釋文:向者玄墓之行。知臧判官至。不曾來相期。山水佳勝處。每恨吾弟不同游也。尊事競何如。承遠惠多品。甚荷。多謝。令祖隱君山中風景殊佳。幾時能至耶。懸企懸企。寵頓首。


二、王寵草書山莊帖


三、王寵《雜書帖》


王寵(1494——1533)



王寵《雜書帖》 此冊計書七言律詩六首,雖為草寫,但字字獨立,甚少連筆牽絲,筆勢凝重,具乾淨俐落之韻。其中轉筆處帶圓潤,收尾常帶反捺筆,顯露硬拙峻拔的筆調。


四、王寵 草書《王昌齡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