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的年輕人來說,或許在生活當中如何存錢,是我們最糾結的一件事情。因為很多時候,年輕人的工資太低的話,是很難攢下錢的,這算是最讓人無奈的事情,但這又是現實。
其實,我們也想要拿高工資,但說實話,如果自身沒有背景、沒有學歷甚至是沒有技能的話,拿高工資真的算是相當難的一件事情。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目前的工資收入只有2000塊錢,每個月光是生活支出就要1000塊,應該如何進行投資與理財的計劃?
那麼,如果每個月工資只有2000塊錢,這算是多還是少呢?每月只有1000塊錢存下來,又該如何理財呢?結餘的錢太少了,又真的能夠通過理財讓我們賺到收益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理財那些事兒。
一、工資只有2000塊,算多還是少?
前些時候,小胖看到一份所謂的平均工資報告出爐,裡面所顯示的數據,便是目前我國人均月收入在5000塊錢左右。坦白講,如果是5000塊錢的話,那這個數據還算是相對較合理,畢竟,比起動不動就上萬的平均工資來看的話,這已經好多了。
但是,即便平均工資為5000塊錢,卻依然還是有收入少的人存在。沒辦法,這就是平均工資的作用,將收入高的人平均之後,似乎我們工資少的人收入也上去了,至於真的上去了還是假的,我們心裡自然是清楚的。
個人覺得,目前如果只有2000塊錢一個月的話,的確是太少了。說白了,如今隨便進一家工廠裡面打工,只要願意加班加點,甚至是工作努力和認真的話,所拿到手的工資都不止這個數,不是嗎?
二、每月只有1000塊錢存下來,該如何理財?
當然了,對於這位朋友目前的現狀,小胖還是忍不住想誇獎一番的。因為,在只有2000塊錢收入的前提之下,每個月都能攢下1000塊,只能說這位朋友真的算是相對節儉了。
那麼,在只有1000塊錢結餘的情況之下,該如何理財呢?個人覺得,基數太低的話,其實是不能冒太大的投資風險的,這方面來看的話,或許選擇定期理財產品會更加實在一些。
說白了,便是每個月發工資之後,將這1000塊錢都存到定期帳戶裡面,這樣,一年下來好歹也能夠存到12000塊錢。收益不收益的,我們先放一邊,至少這樣能夠讓我們攢下錢來,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嗎?
三、結餘的錢太少,理財真的能夠賺收益嗎?
很多時候,我們都聽說過所謂的錢生錢,說得再直白一點,便是用自己的本金去投資,然後用時間來我們換取收益。這,便是理財的重要性,也是普通人讓財富增值的良方。
那麼,如果每個月結餘的錢太少的話,那理財真的能夠為我們帶來收益嗎?答案,其實是肯定的。因為,只要我們肯理財,那絕對是會有收益的,只不過區別在於,本金多的話收益就多些,而本金少的話收益就相對較少。
但是,再少的收益,也會比我們將錢花掉要強得多。因為,那樣只會是負支出,而理財好歹算是正收益,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只不過,很多年輕人看不上所謂的小錢,最終便是浪費了時間和本金。
理財,嚴格來說正是在收入和結餘最低的時候,我們更應該理。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收入越低,我們越應該告誡自己存錢,只有這樣的話,未來等收入高了之後,我們才懂得如何存,甚至是如何理。
當然了,時下年輕人的理財意識也越來越好了,很多人也都或多或少的在理財,這便是一種進步。只不過,或許年輕人想要收益更高的話,那必須得多攢點本金才行,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如果工資收入只有2000塊錢,且生活支出1000塊錢的話,該如何投資呢?在你看來,收入太低,理財又真的有效果嗎?年輕人想理財,又該如何入手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