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頸椎就痛,太難受,不要忍一忍,一招康復治療效果好

2019-11-09   名醫開講

天氣日漸寒冷,頸椎不適人數也逐漸增加。由於頸部肌肉大都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寒冷空氣的刺激

血液循環緩慢,可導致局部發生腫脹,引起疼痛。

在原來頸部已有病變的情況下就更容易誘使頸椎病發作。不僅僅是中老年人,年輕人也不容忽視,

低頭族越來越多,讓頸椎病有了可乘之機。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十大頑症》中顯示:頸椎病排序第二,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目前我國大約已有2億多頸椎病患者。

起病原因

1、長期使用電子產品,長時間低頭。

2、工作期間長時間看電腦。

3、睡覺時枕頭的高低不適配,枕頭過高對頸椎的生理曲度有害。

4、受涼、不注意保暖,血液循環不暢。

5、外傷、疾病和其它先天性因素。

疾病分類

類型 典型症狀

頸型 頸部酸痛。

神經根型 手麻。

椎動脈型 視物眩暈、走路不穩。

交感型 與患者精神狀態有關,如出汗多、煩躁等。

脊髓型 手麻、腳麻,走路有踩棉花感。

混合型 2種以上的類型同時出現。

就診時機

頸椎病早期不一定要去醫院,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來緩解。當出現了眩暈、視物旋轉、嘔吐等情況,必須及時到醫院治療,來排查顱內其它病症。

動脖子有響聲是不是頸椎病?

動動脖子發出「咔咔」響,主要由於肌肉里鈣鹽的沉積、肌肉疲勞所致,僅出現這種聲音還不足以診斷為頸椎病。

日常預防


1、注意保暖。

2、低頭時間不要太長,在電腦前工作的時間不要太長。

3、調整睡覺時枕頭的高低,建議壓下去後的高度為12-15公分。

4、進行適當的頸部肌肉鍛鍊,如頸部緩解操。

將兩側肩關節儘量向後向上靠攏,反覆幾次做到雙肩微微發酸;

雙手十指交叉放於後腦勺,低頭後頭用力後仰,反覆幾次做到頸部肌肉微微發酸。

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包括針灸、理療、手法按摩、支具矯正、放血、小針刀治療等。

類型 治療方式


頸型 針灸、理療,放鬆頸部肌肉。

神經根型 首先進行針灸、理療來放鬆頸部肌肉,同時通過影像學檢查看

頸部神經根周圍壓迫的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針對治療。


椎動脈型 首先進行針灸、理療來放鬆頸部肌肉,同時通過影像學檢查看

各個頸椎的位置關係、椎動脈有無受影響,來判斷是否需要針對治療。

小針刀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醫生通過觀察軟組織的病變,來考慮是否需要小針刀治療。

小針刀治療前要明確診斷,適應症主要針對軟組織疾病,將長期肌肉勞損產生的疤痕、黏連,進行松解,該治療創傷小,效果顯著。

頸椎病可以去按摩店按摩嗎?

按摩前建議先到醫院檢查,在排除骨質疏鬆、椎體不穩定等非正常因素後,可找專業技師進行適當的按摩,但要注意手法,切忌使用暴力。

手術治療

頸椎病往往壓迫中樞神經,手術風險較大,需要慎重。

手術指征:

1、主要針對神經根型、脊髓型,要求發病半年以上、保守治療三個月以上無效後,症狀嚴重到影響生活。

2、影像學檢查診斷為頸椎病,且椎間盤已有實質性變化。

術後有復發的可能,因此一定要調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