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貝克曼(1884-1950),德國表現主義新客觀派畫家。他以幾近冷酷的眼光看待當時的現實世界,也常把自己置入畫面中,被世界觀看。他對畸形的、非常態的社會現象保持著嘲諷與否定。常將畸形和病態的人物畫入畫中,那淒悵又茫然的人物表情,間接地反映出作者內心的情感。他將客觀的事物和主觀想像結合起來,採用象徵性的個性表現形式。在畫面語言上,他運用緊密組合的緊湊形狀同界限分明的有力線條結合起來,成為了現代德國繪畫的最大特點之一。
我從不關心政治的事
在開始解釋我的繪畫前
——這種解釋幾乎是不可能的——
我的強調一下,
我從來沒有關心過什麼政治,
我只不過想儘可能認真地去實現我自己的觀念。
繪畫是困難的事,
它需要付出人的全部肉體與靈魂,
這樣,我便忽略了許多事,
即政治上的事。
兩個世界
我斷言有兩個世界存在,
一個是精神生活的世界,
一個是政治現實的世界,
它們雖然不時地交融在一起,
但各自之間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原則。
只能你自己來決定哪個更重要。
從「可視的」走向「不可視的」
我試圖在作品中體現一種觀念,
這種觀念隱藏在所謂現實的背後。
我一直在尋找一座橋樑,
它能引導我從「可視的」走向「不可視的」。
著名的古希伯來哲學家曾說:
「如果你希望抓住那『不可視的』,
你就必須儘可能深入地洞察那『可視的』。」
……
我的目標是抓住真實的想像,
然後把它變成繪畫——
通過現實賦予「不可視的」以「可視的」。
這聽起來似乎矛盾,
卻是現實,
這種現實就是必須賦予存在著的神秘性以形式。
對空間的洞察
在工作中給予我最大幫助的
是對空間的洞察。
我必須把高度、寬度與深度轉變成一個平面,
然後在畫面上構成一個抽象的形式。
只有這樣,
我才能在無限的空間中保存自我。
我的人物的來去只能聽憑命運的安排,
我試圖摒棄他們那表面上的偶然性質,
然後固定他們。
發現自我
對我來說,困難的是發現自我,
是發現屬於自我的那種唯一而不朽的形式。
這種形式存在於人類和動物中,
存在於天國和地獄中,
共同構成了我們生活著的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