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耐忍的是冷?
不,是皮膚瘙癢!
皮膚干癢皸裂,
深色貼身衣服一脫下來一片白花花,
凍瘡、濕疹皮炎……
一到冬天,皮膚瘙癢的人越來越多。
有人因此徹夜難眠,
也有人認為,
「撓一撓」或「洗個熱水澡」就能好。
抓撓和洗澡都不管用
抓癢和洗澡,是大家處理瘙癢最樂此不彼的兩種方法。然而它們當真管用?
抓撓會造成惡性循環。
即搔抓皮膚損傷了角質形成細胞,產生炎症反應和多種遞質,進一步刺激神經纖維,結果使得大腦皮層感覺神經中樞產生癢覺。
過度抓撓、搓擦還會破壞皮膚的屏障。
而洗澡過勤或者水溫過熱,會使本來就枯燥的皮膚,更失去皮脂的滋潤。
揪出你瘙癢的原因
撓,只能解一時之癢,最關鍵的是要從源頭上減少瘙癢。
一些瘙癢是由於冬季皮膚乾燥、缺乏水分,而另一些皮膚瘙癢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提示身體正在遭受疾病的困擾。
隨著冷空氣一波又一波地到貨
皮膚科門診也迎來就診高潮
就算不需要就診,
很多人也都或多或少受到困擾。
那麼保濕止癢應該怎麼做呢?
6招趕走秋冬瘙癢
在秋冬季節,人們身體的癢更多是由於皮膚缺乏水分造成的,特別是中老年人。如果是輕微的癢,不妨試試這幾招:
01 不必每天洗澡
在秋冬季節可以不必每天洗澡,特別是中老年人。洗澡水溫不宜過高,在40攝氏度左右即可。冬季洗澡時間不能太長,最好在15分鐘左右。
02 少用或不用沐浴液
沐浴液屬於化學合成洗滌劑,長期過量使用,其中的化學物質被身體過多吸收,會引發乾燥、過敏性皮炎等。
來源|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生命時報、江蘇藥品監管
編輯 | 曉彤
廣東電視珠江頻道
微信公眾號
GDTVZJPD2013
微博@珠江頻道
給珠珠加雞腿,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