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日,修訂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就要正式施行啦。
《條例》首次明確了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是個人和單位,除了居民、機關單位外,北京的景區、酒店等相關業態也將面臨垃圾分類。《條例》推行在即,每個市民該如何跟上垃圾分類新風尚?本期《向前一步》邀請眾多專家和垃圾分類達人相聚北京電視台,為大家快速掌握垃圾分類知識出謀劃策。
想要熟練掌握垃圾分類「秘笈」?這期節目你不得不看!
市民攜「奇葩垃圾」尋找解決方案
《條例》採取的垃圾分類方法為「四分法」,即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這些你分得清嗎?在節目現場,三位市民代表分別拿出了零食包裝盒、果皮果肉、嬰幼兒尿不濕等生活中常見卻難以歸類的垃圾,請專家解惑。
面對居民提出的各種難題,久經考驗的環保專家們能否輕鬆應對?「奇葩」垃圾又應該如何分類呢?
嚴格處罰方式市民怎麼看?
垃圾沒好好分類,到底要怎麼罰?修改後的《條例》一出台,普通百姓的關注點便一下子集中到了罰款金額上。
按照《條例》,個人不按規定進行垃圾分類且屢教不改,將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市民們能否接受這樣的處罰?他們對此處罰方式有何看法?新出台的垃圾分類政策被稱為史上最嚴,到底什麼原因讓垃圾分類變得如此緊迫呢?
北京垃圾「產量」驚呆眾人
節目現場,主持人馬丁向觀眾展示了一組數據。據統計,2018年北京市清運垃圾量共975萬噸,較2017年上漲5.44%,日均清運2.67萬噸,這組數據震驚了現場的觀眾。節目組調查發現,北京一些小區的垃圾生產量還在逐年上升。
面對無法杜絕的垃圾,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輕鬆分類、減少垃圾?節目中,權威專家和垃圾分類達人又將「解鎖」哪些「分類秘笈」呢?
本周日21:05,北京衛視《向前一步》等候您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討論與行動中來!
部分圖片來自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