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領域開啟大整合,又一新的煤炭巨無霸誕生了。
近日,晉煤集團、晉能集團、同煤集團官網披露稱,山西省委決定對它們進行聯合重組,並同步整合潞安集團、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相關資產和改革後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組建為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晉能控股集團)。
9月30日,晉能控股集團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和黨委常委(擴大)會。
山西省委認為,晉能控股集團的成立,有利於發揮煤炭作為傳統支柱產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長過程中的有力支撐作用,還利於培育山西省能源企業核心競爭力等。
晉能控股集團的董事長由同煤集團董事長郭金剛擔任;副董事長由晉能集團董事長李國彪、晉煤集團董事長李鴻雙、同煤集團總經理崔建軍擔任。李國彪還兼任晉能控股集團總經理一職。
郭金剛在會上稱,晉能控股集團相關部門要進一步細化改革方案,在重組改制期間各集團要切實履行好原有各項職能,確保重組改制工作安全平穩推進。
晉煤集團、晉能集團、同煤集團、潞安集團均為山西七大省屬煤炭集團,另外三個集團分別為焦煤集團、山煤集團和陽煤集團。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尚無詳細的公開信息。據財新網報道,該公司是由陽煤集團主要資產籌建而成的新公司。
這意味著,晉能控股集團的重組,涉及山西七大省屬煤炭集團中的五大企業。
官網顯示,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是經國務院批准的交易中心,也是目前國內交易量最大、交易額最高、註冊交易商最多的煤炭現貨交易市場。
新組建的晉能控股集團,將成為中國新晉第二大煤企。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國家能源集團煤炭產量約5.15億噸、中煤集團約2.1億噸,分別為中國第一、第二大煤企。
今年7月,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集團籌劃戰略重組事宜,兩者均為山東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實際控制的企業。雙方重組後的煤炭產量達2.91億噸,超越中煤集團成為中國第二大煤企,也是中國第三個年產量超2億噸的煤企。
重組後,晉能控股集團煤炭產量約4.24億噸,將超越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集團的總和。
2019年,同煤集團產量為1.79億噸、晉能集團為9219萬噸、潞安集團煤炭產量8346萬噸、晉煤集團為7092萬噸。
今年以來,山西煤企整合開始提速。
4月,焦煤集團宣布對山煤集團進行重組,焦煤集團是全國最大的焦煤生產加工企業。
7月,潞安集團、陽煤集團、晉煤集團三家的煤化工業務宣布整合為潞安化工集團。
2008-2009年,山西省開始實施中國規模最大的煤企重組。作為整合主體,七大省屬煤企曾大舉借款兼并小煤礦。但在整改尚未完成之際,高位運行的煤價開始向下俯衝,煤炭行業結束了此前的「黃金十年」,煤企自此背負上龐大的負債。
自2016年開始,煤價開始反彈,山西七大煤企的虧損面有所縮小,但負債仍處於高位。在此背景下,山西省計劃著手第二輪煤炭行業的兼并重組。
2017年,山西省政府公布《山西省「十三五」綜合能源發展規劃》,明確將打造晉北、晉中、晉東三大煤炭基地。其中,晉北動力煤基地培育同煤集團和中煤平朔;晉中煉焦基地培育焦煤集團;晉東無煙煤基地培育陽煤集團、潞安集團和晉煤集團。
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曾多次指出,希望省內煤炭國企按煤種合併為三大企業,一家動力煤、一家焦煤、一家無煙煤。
一位山西七大煤企的工作人員曾對介面新聞表示,鑒於多方面原因,這項整合工作一直沒有推進,直到今年4月,焦煤集團和山煤集團開始重組,拉開了三大基地整合的序幕。
期間,山西煤企的整合思路還有過調整。
2018年8月,山西國資委指出,晉煤集團、潞安集團、陽煤集團、焦煤集團這四大企業,將分別牽頭重組燃氣、化工、煤機裝備、民爆四大行業集團。
在重組整合緩慢推進的這幾年中,七大煤企的負債仍在增長。
據介面新聞統計,2016年-2018年度,山西省屬七大煤炭集團總負債分別為1.26萬億元、1.34萬億元、1.38萬億元,呈逐年增長趨勢。
根據各企業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陽煤集團負債1947億元、焦煤集團負債2628億元、山煤集團負債738億元、晉能集團負債2105億元、潞安集團負債1918億元。
截至2019年末,晉煤集團負債2231億元;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同煤集團負債2797億元。
按此計算,山西七大煤企的最新總負債已增長至1.44萬億元,較2018年底增長4.3%,較2016年底增長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