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1723年9月16日),剛剛通過「九子奪嫡」勝出的雍正皇帝準備干一件大事,確定太子的人選。雍正皇帝在乾清宮西暖閣面對重要臣工說了下面一番話,他說:
「今躬膺聖祖付託神器之重,安可怠忽,不為長久之慮乎?今朕諸子尚幼,建儲一事,必須詳慎,此時安可舉行?今朕特將此事親寫,密封藏於匣內,置之乾清宮正中,世祖章皇帝御書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乃宮中最高之處,以備不虞,諸王大臣咸宜知之,或收藏數十年亦未可定。」
大概的意思就是說,雍正皇帝宣布大清從自己開始不再公開宣布誰是太子,而是提前寫好傳位詔書,裝在盒子裡,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面。當在位皇帝駕崩後,王公大臣共同取下傳位詔書,宣布繼位皇帝名字,這就是影響深遠的「秘密建儲制」。
大家都知道,雍正皇帝駕崩後,皇四子弘曆成為了皇帝,即乾隆皇帝。那麼,雍正皇帝真的最喜歡弘曆嗎?雍正皇帝有10個皇子,但是大都早夭,真正長大成人的是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晝和皇六子弘曕。
在眾多皇子中,雍正皇帝最喜愛的皇子是皇八子愛新覺羅·福惠。福惠的生母是年妃,雍正皇帝對年妃評價甚高,「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時,事朕克盡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朕在即位後,貴妃於皇考,皇妣大事悉皆盡心力盡禮,實能贊儴內政。」年妃給雍正皇帝生了四個孩子,福惠是康熙六十年時出生的。
這四個孩子,在年妃去世時,只有福惠在世。年妃死後,雍正皇帝把所有的寄託都放在了他們唯一活下來的孩子福惠身上。乾隆皇帝後來也坦言,「朕弟八阿哥,素為皇考所鍾愛。當曰曾以親王殯葬。今朕眷戀手足之誼,著追封親王。」
按照清朝皇室慣例,皇子出生後一般不能交給生母撫養。福惠則打破了這個慣例,破例由年妃撫養,年妃去世後則由雍正皇帝親自撫養。在西方傳教士的日記中,隨處可見雍正皇帝對福惠的喜愛,幾乎每天都把他帶在身邊,對福惠可見一斑。
遺憾的是,福惠8歲時病死了。《清史稿》中記載了福惠的去世的全過程,「雍正六年,皇八子福惠卒,帝輟朝,大內素服各三日,不祭神,詔用親王禮葬。」福惠的早夭,令雍正皇帝非常傷心。正因此,不少歷史專家就認為,如果福惠沒早夭,他才是太子的第一人選,弘曆根本就沒啥機會。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