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就考研,還是等到工作以後在職讀研,哪一個更划算?

2020-09-23     喬龍說教育

原標題:在大學就考研,還是等到工作以後在職讀研,哪一個更划算?

到了大三大四,很多大學生就開始焦慮,之後是準備找工作還是準備考研。

記得一大學同學,大二就決定考研,在很多人觀望猶豫考研還是工作時他就確定好方向,天天上自習,印象最深的是學校發給每個人的英文字典,我們的都比較新,考完六級基本就沒寵幸過,但他的字典都翻爛了,每一頁上面都記了筆記。考研成績下來時,他英語接近70分。

有人說他運氣好,有人說他基礎棒,其實,真正懂他的,只有那本破破的字典。

之前看了張雪峰老師的視頻,在節目中鼓勵考研,特別是考985、211的研究生,為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提供更高平台,更多可能。在不否定很多先工作比直接讀研發展要好的案例情況下,張老師的意見是值得聽取的,特別是對職業沒有任何規劃和想法的人,讀研也是給自己一個緩衝時間,去思考、嘗試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你要知道,工作的層次低了,單位差了,遇到奇葩的機率就會高很多。整天面對無理客戶的糾纏,人會越來越不開心,生活質量和心情指數都會收到很大幹擾,如果長期低情緒,更會影響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相處。時間長了,認命了,一輩子就差不多了。

有同學想考研,但是打聽了下,上一屆考得人少,於是就覺得太難,還是算了;有的同學打聽後,覺得上一屆考上的比例比較高,自己應該也行。實際上,上一屆能否考上,真得和自己沒有太大關係。你的對手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你複習得充分,考試發揮也正常,拿到好的分數,考上的機率就大,反之,你以為上一屆考的人多,自己也行,但複習得不好,考的分低,那也照樣玩完。

考研是要解決問題的,不是逃避問題。考研是手段,不是目的,考上了要想怎麼抓緊這幾年的過渡時間,儘快培養進入職場的本領。沒考上怎麼辦,是繼續戰鬥,還是先工作?想清楚了再去做,不然即使隨大流跟著同學去上自習了,堅持兩天就扛不住啦。

受翟天臨事件的影響,畢業越來越難,不僅僅是碩士、博士,本科生的論文要求也非常高,之前就有網友哭訴說:現在本科生的論文要求也很嚴格,查重的要求低於10%,我的天吶,之前都是在30%以內就行了。

畢業論文的高標準給了很多人心理壓力,大學也許不像之前理解的那樣容易混了。

如果選擇大學畢業之後就直接讀研,讓學業保持連貫性,有一個良好的學習能力基礎,同時在考研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對自己來說也是另外一次選擇的機會,為未來職業做好調整的前期準備。

當然,選擇在職讀研也有自己的優勢。首先是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同時可以通過讀研認識一些班級的同學,拓展自己的人脈,最後,能夠通過讀研增強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

在職讀研有很大的問題,就是時間不夠用,每天上班、加班、應酬,足夠讓人疲憊,還要準備考試,考上以後還要在周末上課,如果是畢業時間比較長的人,可能一下子適應不了,壓力巨大。

同時,現在讀MBA的費用也比較高,好一點的學校已經超過10萬。如果公司不給報銷的話,這部分的費用,也給了不少職場的壓力。

從未來的趨勢來看,畢業的研究生越來越多,導致不少公司在招人時,本來本科生可以做的事情,一大堆研究生來競爭,最後不得不把學歷的標準往上提,實際上也造成了公司的人才浪費,也不利於人員穩定。

不管是大學畢業後讀研,調整自己的專業方向和興趣,還是在這以後讀研增強自己的競爭實力。讀研對很多人來說,似乎已經成了必須逾越的門檻。

真的有人調侃說,未來碩士研究生只是找工作的起點。

你會讀研嗎?你是大學畢業後就讀研,還是選擇在職考研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t_9u3QBURTf-Dn5Ee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