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出寶寶後,寶媽當場能瘦多少斤?結果可能跟你想的有差距!

2020-09-10   育兒小香

原標題:生出寶寶後,寶媽當場能瘦多少斤?結果可能跟你想的有差距!

都說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這話著實不假,畢竟一般寶寶都有5斤以上,這可不就是好大一塊肉嗎?

也有的孕媽媽會在腦海中琢磨,這生完寶寶掉下一塊肉,我這體重會跟著減多少呢?要是一下子能回到懷孕前的體重可就好了!

恐怕人生當中體重變化最大的一天,就是生娃這天了。

一般來說,分娩過程中寶媽減少的那部分體重會在10斤左右。

這10斤包括胎兒體重、羊水、胎盤,這也就是分娩過程中排出體外的主要部分。

產婦如果在產前和分娩後各稱一次體重,估計數值的變化就是10斤左右了。不過由於子宮一時還收不回去,所以肚子看起來依舊比較大,但是寶媽自己是能夠感覺到身體負重減輕的,這就是孕期一直盼著的卸貨體驗了~

不過,希望通過分娩一下子減掉20斤的寶媽就要失望了。

分娩過程減掉的是胎兒的體重加胎盤羊水,那些在孕期長在自己身上的肉,肯定是不會隨著寶寶的出生而奇蹟般的消失的。

正常情況來說,孕婦在孕期的體重增長重量應該在20斤左右,即使少了10斤,還有10斤肉會留在自己身上。

不過每個媽媽情況不一樣,有的寶媽孕期胖的不多,自身體重增加的比較少,所以分娩之後的體重會比懷孕前體重增加10斤以下,但有的寶媽則是孕期沒能控制住體重,產前體重比懷孕前增長了30斤甚至以上。

這部分媽媽產後想要恢復體形就比較困難了。

所以說,孕期控制飲食和運動,才能讓肉肉少長一些,同時避免出現巨大兒現象,為分娩帶來更大的風險。

那麼,孕期到底怎麼做,才能做到長胎不長肉呢?

1.均衡飲食

我也不說讓孕媽媽們少吃,因為這太考驗意志力了,效果不佳,而且孕期寶媽確實需要比平時多吃一些來給胎兒補充營養。那怎麼辦呢?記住兩個字,均衡。

不是不讓吃,而是要吃全。

我們很多人飲食習慣不是很健康,吃糧食,也就是碳水化合物比較多,還喜歡吃很多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而蔬菜、肉類吃的卻比較少,這樣雖然吃的多,但是營養卻不一定全面。

但是如果我們合理的規劃自己的飲食種類,主食、肉類、蔬菜、水果、兼顧,每樣都根據飲食規律做一個目標,都要吃到,那反而可以控制飲食了,也能更好的平衡每日攝入的熱量。

2.少食多餐

同樣的,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做不到不吃,但是可以做到多吃幾次。

孕期可以打破一日三餐這樣的飲食規律了,作為孕婦,我們可以隨時準備吃的,餓了就吃,挑好的吃。

馬未都曾經說,真正的美食家都不是一日三餐,人家是吃完這頓緊接著準備吃下頓,這才是最好的生活呢,一日三餐是為了方便勞動,並不是人體最享受、最健康的飲食方式。

那麼孕媽們也可以在孕期享受一下這種美食家的生活,少食多餐。

因為孕期胃部受到子宮的擠壓,它體積變小,所以一次也吃不了太多的食物,吃多了容易燒心,而且因為一次吃不了太多,所以會餓的快,所以這也是身體做出的要求。

孕媽們需要做的,就是在我們看到好吃的想要一次吃完的時候,稍微克制一下,先去干點別的,轉移一下注意力,待會兒再吃。

3.運動和睡眠

准媽媽孕期也要養成運動的習慣,挑一些自己可以接受的運動項目,比如散步,爬樓梯,有基礎的可以做一做孕期瑜伽、游泳等項目,讓身體消耗一部分熱量,才能防止長肉過多。

尤其到了孕晚期,為了使自然分娩更順利,運動非常有必要。

另外就是睡眠。

睡眠過程其實也很消耗熱量,保持高質量的睡眠,可以讓孕媽精力充沛,狀態健康,而且對人體的新陳代謝很有幫助。

4.找點事情做

如果孕媽媽懷孕過程中是在家養胎的狀態,與其每天閒著無聊,不如給自己找點事情做,也可以消耗熱量,同時給自己的內在充電。

可以是學習一門技術,比如攝影啊,PS啊,也可以是考一個證書,我就在孕期學習了很多育兒知識,考了育嬰師,我認識的一些寶媽,他們有的考了會計證,有的甚至考了個教師編,趁著孕期學習,進行筆試和面試,等待體檢、政審過程,等到開學入職,孩子就生出來,也做完月子了,無縫銜接。

像這樣的一些事情,可以讓孕媽媽的懷孕生活更加充實,也避免了那種攤在沙發上不想動、抱著高熱量零食一直吃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也很好。

如果這些都不喜歡,也可以找一些喜歡的項目來做,比如學習插花、畫畫、配音等等,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一邊玩兒一邊釋放熱量,心情也好。